贝壳席慕容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需要掌握的字词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苍:上天。把玩:拿在手中玩赏。行文脉络贝壳拾贝壳——海边拾起(1自然段)写贝壳——坚硬精致(2自然段)悟贝壳——居所精致,一丝不苟(3自然段)悟生命——做事精致,一丝不苟(4-6自然段)情感历程赞美贝壳——惊叹贝壳里的生命——感悟人的生命,直抒情感。重点语句理解:“固执”“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作者并不希望建立什么丰功伟绩,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一样,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自己的生命,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美好。探究主旨:作者由具体细微的贝壳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直入主题,告诉人们:要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相同之处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