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县长在全市工业园区现场会上的讲话)全市中小企业促进县域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各位领导、同志们:XX县区是将军故里、革命红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200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14.9万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很差,传统旱作农业长期占据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曾为国定贫困县之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县依托石油资源,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打经济建设翻身仗,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是,随着石油开发的不断推进,城镇经济加速繁荣,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显。2006年以来,本届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化解“城富乡贫”矛盾,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全县gdp1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财政总收入27.32亿元,增长4.77%,地方财政收入14.01亿元,增长1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0元,增长25.9%,农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21.6%,城镇化率48.2%,比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县连续六届入围“西部百强县”和“陕西十强县”。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XX县区工业园区是县委、县政府基于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1-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中小企业用地,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聚集度,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的战略思考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园区位于双河乡政府驻地以南,2006年经XX市计委立项,2007年开始建设,累计投资1.2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达到了“五通一平”第1页共5页(通路、通上下水、通电、通讯、场地平整),可提供750亩企业用地。目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初步具备企业入驻条件,申请入驻企业有25家,已有6家企业入驻园区开始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培训员工等前期工作。预计到10月底将有2至3家可投入生产,今年计划入驻2家。工业园区被国务院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为“全省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和省级创业基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超前规划,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XX县区城位于周河狭窄地段,城市建设用地奇缺,用地难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从县城总体规划考虑,城北为文化教育区,城中为政治经济区,城南为工业发展区,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在城南和永宁采油厂生产基地接轨,是拉长城市框架、辐射带动周边的需要,利于推进双河与县城城乡一体化,拓展县城空间,有效缓解企业建设用地难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但企业用地紧张,布局分散、产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难以形成聚集效-2-应,影响发展壮大,为了提高区域特色经济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促进企业走园区承载的路子,我们将园区规划定位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建设上。同时,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将其建在县城下游,远离城市和居民,也有利于环境保护;2006年我县提出了园区总体布局、产业发展目标和各个专业参数,邀请省建协勘察设计院实地考察、论证、调研,编制了《XX县区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对工业园区进行了详细的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洪水设计、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供水工程设计、园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报告,并从实际出发,与全县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协调,本着“规模适度、定位合理、有序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既顾及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考虑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为打造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特色园区,高标准、高档次的建设工业园区提第2页共5页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XX县区工业园区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1.2亿元完成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即:砌堤、土方回填、河滨路、给水、污水、照明、电信、绿化、经路10kv供电专线、供水站),园区现已达到“五通一平”。为了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我县积极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