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座谈会汇报发言县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78万人,12个乡镇、2个街道,70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55个基层党(工)委,1567个基层党支部,41577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22827名。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新机制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强、运转比较困难,农村干部待遇不高,党员队伍从业结构呈现流动性、多元化趋势,选优配强班子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我们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在今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圆满完成了换届任务。党员参与率达到92%,群众参与率达到85%.716名支部书记全部达到三高三强标准,新一届支部书记队伍中,45岁以下的占7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1%.其中47名党员大学生村官全部进入支部班子,11人担任支部书记、10人担任副书记。主要做法是:一是创新候选人提名方式,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把初始提名权交给了广大党员群众。这种提名方式,在更宽视野内选人,从机制上打通了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渠道。二是创新选举模式,变间接选举为直接选举。主要采取一票直选,从党员中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和委员。推行公推直选,公开推荐、直接选举、全程公开、全程监督,让选举更民主、更公正、更透明、更让人信服,参选的党员干部更有积极性,选出的干部有群众基础,干事更有动力。三是扩大差额比例,变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中选人。进一步扩大差额比例,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选举。在实行公推直选的村中初步候选人差额比例均达到100%以上,正式候选人差额比例均达到50%,让选举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较好地实现了优中选优。农村党组织公推直选模式,一是打通了宽视野选人用人第1页共6页的制度化渠道,建立了让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选任机制;二是解决了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压力不大和动力不足问题,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突出了党员主体地位,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党内和谐。(二)实施村官创业行动,搭建农村党支部书记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的实践舞台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从东平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2%,作为全省30个重点扶持县之一,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支部书记。二是从支部书记的能力结构来看,与村级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引领市场经济、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从政策环境来看,农业、农村正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在注重解决好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政治待遇等后顾之忧的同时,必须抓住机遇,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引领发展、干事创业、强村富民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与民政、财政、农业、农村合作银行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县村官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在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中实施了村官创业行动,鼓励他们办企业、创家业、干事业。办企业就是围绕一二三产业上项目:创家业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干事业就是为民兴办实事,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创业承诺制度。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根据村两委成员竞职承诺,分别签订《村官创业行动目标承诺书》,向党员、群众公示。二是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整合教学资源,挂牌命名6个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定期免费举办村干部创业能力培训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村两委换届结束后,在县委党校举办了新任职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三是搞好创业服务。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开辟村官创业绿色通道。挑选28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科技专家、业务能手,组成村官创业专家服务团,提供创业指导。四是设立村官创业讲坛。主要围绕创办引进项目、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内容,讲法子,学路子,比业绩。五是实施星级化管理。通过目标承诺、标准量化、考评定星、联星定酬、动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