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理论研讨会讲话同志们:市综治委举办这次建设“平安XX”理论研讨会,目的是集中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平安建设活动,通过理论突破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平安XX”活动的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次会议开的很成功。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治委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祝贺。这些被评定为一、二、三等奖的论文,是大家公认的、质量都很高,它们与实际工作结合密切,观点新颖,说理充分,操作性强,对开展好“平安XX”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平安建设活动开展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牢固确立了“平安是基础、稳定是前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发达的社会首先就要实现平安”的工作理念,将平安建设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摆在了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平安建设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市综治委按照“抓学校带社会、抓社区带街道、抓XX县区带农村”三抓三带工作策略,全面实施了“严打促平安工程、为了明天工程、平安进社区工程、村防工程、平安走进市(商)场工程和平安整治细胞工程”等系列平安建设工程,积“小安”为“大安”,营造了平安大环境,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逐步建立起了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平安,历来是中国老百姓最基本最执着的追求。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平安仍然是人们所向往的。从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社会活动的成功进行,都在于它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文明进步的方向。平安建设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也是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第1页共4页建设“平安XX”就要紧紧围绕“平安”二字谋思路,围绕“为民”二字抓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点:一是认识要再提高。建设“平安XX”,既是提升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既是一项大事、硬事、难事,更是一项好事、实事和民心工程。稳定压倒一切,安全大于天。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干不好,加快发展便无从谈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平安XX”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新观念,形成“平安XX”人人受益、人人有责的共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全力打造“平安XX”,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如何建设“平安XX”,确实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平安是重要的,平安也是难得的。我们一提到“平安”,认为平安就是社会治安,其实这只是平安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所讲的“平安XX”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不仅仅是指社会治安稳定,而是体现“三个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平安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平安建设要靠人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增强平安建设的意识,注重“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防止麻痹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平安建设这种意识必须深入到每个公民的思想中,体现在行动中,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是平安建设的责任人,不是旁观者,不能当局外人。二是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平安XX”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集中精力,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地把建设“平安XX”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全力以赴抓安全、保稳定、创环境、促发展。要广泛宣传。进一步第2页共4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活跃宣传形式,用更加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平安XX”建设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