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农村文化建设座谈会发言材料关于亳州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亳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2012年4月1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通知精神,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马昭华的带领下,就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实地到涡阳县调研,查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等,召开了座谈会,先后听取了涡阳县政府、市文化旅游局的工作汇报,同时委托其他县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报告如下:一、全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县级文化馆4个,县级图书馆4个,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个(涡阳、蒙城、利辛各1个)、县级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机构3个(涡阳、蒙城、利辛各1个)。全市有县级电影公司4个,农村电影放映队97个,乡镇文化广播电教站(经济信息文化服务站)8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85个、农家书屋建成1219个。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140多万户居民中,有14万户通过有线传送方式收看电视节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文化强市新理念。近年来,-1各部门充分利用节庆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文化下基层”、“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突出公益性和服务性,常年坚持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组织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1126场(次),送戏538场(次)、书报刊23000多册(份),在农村共放映公益性电影27589场。同时,全市上下认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传承活动,抢救濒临消亡的农村民第1页共3页间优秀文化遗产,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四)建管并举,农村文化市场实现大发展。坚持“建管并举,规范秩序、繁荣发展”的原则,积极引领农村文化发展。全市持续不断地开展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巡查力度和频次,将文化市场执法着力点由城市向农村延伸,重点打击乡镇非法电视台(点)、网吧违规经营、非法出版物和集镇庙会上的低俗演出等,2011年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330人次,检查经营单位6042家次,立案37家,取缔各类非法经营场所48家,警告36家,依法取缔非法电视台(点)20家,进一步净化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喜人的形势,但也存在一些-3不到创新。建议搞好“顶层设计”,从国家级、省级层面进行系统改革,同时要求市县与之配套,市县的机构名称、科室设臵、人员编制给予明确规定。二是要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和院团体制改革。在改革中,要及时纠正偏差、失误,要兑现改革初期政府的承诺,各地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大协调、指导的力度,改革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系统工程。建议各地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单独开展工作,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和成果,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二)关于加大投入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五部分第四条,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决定》第四部分第六条提出,设立专项艺术基金,扶持支持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创研工作。《XX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若干意见》第三部分第十三条要求,各级政府要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从2009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建设。建议各地都要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第2页共3页加,加大资金使用的审计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民间资金参与文化建设。(三)关于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问题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5造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二)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按照省里的部署和要求,2012年,完成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5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步伐,完成36个公共电子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