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抗抗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抗抗生于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村。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下列红色字注音给下列红色字注音•撩人心脾()馥郁()•俨然()岿然()•气氛()巍巍()pífùyùyǎnkuīfēnwēiwēi掌握词语掌握词语•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金碧辉煌: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掌握词语掌握词语•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陈词滥调:指陈腐、空泛的论调。文章的思路洋槐的形态作者的情感(一)总起——窗前的槐树春季的槐树(二)分写——四季的槐树夏季的槐树秋季的槐树冬季的槐树(三)总结——窗前的槐树文章脉络•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四季的洋槐-----赏心悦目(1)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2)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3)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4)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文章的思路洋槐的形态作者的情感(一)总起——窗前的槐树高大粗壮满足幸福春季的槐树灿烂壮丽精神为之一振(二)分写——四季的槐树夏季的槐树郁郁葱葱生出一种感动秋季的槐树金碧辉煌不觉得感伤和悲凉冬季的槐树挺拔骄傲活的自信洒脱(三)总结——窗前的槐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神秘默契三、品味语言三、品味语言1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整句散句合理穿插本文大量使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本文大量使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的韵律感。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整句有整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整句有整齐之美。齐之美。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使用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散句则有错落之美。例:天空布满了乌云,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一时大例:天空布满了乌云,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一时大雨倾盆。雨倾盆。整句和散句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缀合,给人一种抑扬顿整句和散句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缀合,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之感,在朗读中更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挫、疾徐有致之感,在朗读中更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感觉。2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叠词运用恰到好处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添加更多的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添加更多的风姿。风姿。例句(略)例句(略)细读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细读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33、比喻形象贴切。、比喻形象贴切。例句(略)例句(略)本文的表达技巧在于:•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本文大量运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例如: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九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增添更多的风姿。•例如:第五自然段,第九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主旨:•通过对洋槐四季姿态的描写,表现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趣。四、品读课文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物抒怀的艺术手法。11、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从文中看,作者与槐树有哪些种神秘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