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地震次生灾害江道伟•地震次生灾害的分类:•大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如大地震时出现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地表变形,以及喷沙、冒水、大树倾倒等现象。•火灾:强烈的震动会造成炉具倒塌、漏电、漏气以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产生反应,发生火灾。•海啸:一般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沿岸、火山爆发引起海啸。•传染性疾病(瘟疫):地震灾害后,因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得不到控制,引起传染病。•水灾:地震引起震动使水库大坝遭到破坏,引起水灾。•滑坡:暴露在外面的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地震影响,在震动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水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和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灾害等。•防震棚是震区的一个较重要的火灾隐患区•首先,防震棚多是简易临时建筑,搭建很快,很少考虑安全防火措施。建筑材料一般为易燃材料。防震棚内空间小,各种物品靠得很紧,火种易于传播。防震棚密度很大,消防通道狭窄,又没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备,一旦着火,不易灭火,易形成“火烧连营”,造成重大损失。例如:天津大学校园内,唐山地震后搭建大量防震棚,后就发生两次大型火灾。一次烧毁防震棚164间,另一次烧毁防震棚116间。•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防火知识,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据统计,防震棚火灾的原因多以取暖、做饭、蜡烛、煤油灯引起,约占总数的80%;其次是吸烟,玩火及电线短路等原因引起,约占总数的20%。唐山地震后的防震棚火灾:据统计,在1976到1979年的452起防震棚火灾中,因炉火安装、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的火灾159起,于使用蜡烛、煤抽灯照明,点蚊香不慎引起的74起,小孩玩火的44起;烟乱扔未熄灭的火柴棒、烟头以及打火机灌汽油等引起的42起;天然气、液化气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28起;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引起的29起,生产设备砸坏未经检查再次使用引起的25起。•次生灾害历史事件•华县地震•公元1556年1月23日,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由于黄土滑坡、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堵塞黄河,堰塞湖湖水上涨使河水逆流,造成水灾。•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出现了滑坡、崩塌、涌泉,喷水冒沙等现象,水井向外冒水,淹没了农田和水利设施。山崩飞石撞击引起了火灾造成烧山。•美国地震•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大地震并引发大火。•日本地震•1995年1月17日,在神户东南的兵库县淡路岛,发生7.2级地震。由于煤气管道破裂,使煤气泄露,引起熊熊大火。•印尼地震•2006年7月17日,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8级地震,引发海啸。•九条注意事项,供参考: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平时应该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