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思考题:•1.生物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有哪些特性?•2.国家制定GMP,GCP的意义何在?其内容包括哪些?•3.生物药物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4.简述生物药物开发中的主要程序。•药物是用于预防疾病、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用于预防疾病、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并规定有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因此药物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要求,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生物药物与一般的化学药物有较大的区别,如:生物药物大多数为大分子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定值、稳定性差等,故其质量控制和对它有效成分的检测有它自己的特征。•如:需做热源质检查、过敏实验、异常毒性等实验。对有效成分的检测除了一般的化学一般的化学方法外,还要对制品的特异性生理效应或专一生化反应特异性生理效应或专一生化反应拟定其生物活性的检测。定量的方法也与化学药物有所不同。第一节生物药物质量的评价一、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与方法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1、取样:2、药物的鉴别试验:3、药物的杂质检查:4、药物的安全性检查:5、药物含量(效价)测定:6、检验报告的书写:•取样量设样品总件数为X•当x≤3时,每件取样;•当x≤300时,按随机取样;•当x﹥300时,按随机取样取样: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取样: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性状(性状(DescriptionDescription))•1.1.外观:状态,颜色,形状等;外观:状态,颜色,形状等;•22、臭、味:气味,味道;、臭、味:气味,味道;•33、稳定性:、稳定性:•44、溶解度等物理常数。、溶解度等物理常数。例:苯甲酸[性状]本品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质轻;无臭或微臭;在热空气中微有挥发性;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沸水中溶解,在水中微溶。熔点本品的熔点(附录ⅣC)为121~124.5℃。鉴别(鉴别(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药物的鉴别是利用其分子结构所表现的特殊化学行为或光药物的鉴别是利用其分子结构所表现的特殊化学行为或光谱、色谱特征,来判断药品的真伪。谱、色谱特征,来判断药品的真伪。•专属性专属性•再现性再现性•灵敏度灵敏度•方法方法例:苯甲酸[鉴别](1)取本品约0.2g,加4%氢氧化钠溶液15ml,振摇,滤过,滤液中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生成赭色沉淀。(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图)一致杂质检查•纯度要求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称限度检查、纯度检查(DetectionofImpurities)•一般杂质:水、酸碱物等;•特殊杂质:副产物•毒性毒性•无菌无菌•热原热原•降压物等降压物等安全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热原的去除:热原主要是肠科杆菌科所产生的细胞内毒素,在细菌生长或细胞溶解时会释放出来,主要是细胞壁成份-脂多糖,其性质相当稳定,即使经高压灭菌也不失活。注射用药必须无热原。•从蛋白质溶液中除去内毒素比较困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产生热原,整个生产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有层析介质在使用前都要先除去热原,在2~8℃下进行操作。洗脱液需先经过无菌处理,流出的蛋白质溶液也应无菌处理,即经过0.2μm滤膜过滤。•脂多糖带负电,可以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去除;是疏水的,也可以用疏水层析法。类别截留颗粒大小截留的主要物质过滤介质粗滤>2μm酵母、霉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固形物等滤纸、滤布、纤维多孔陶瓷、烧结金属等微滤0.2~2μm细菌、灰尘等微滤膜、微孔陶瓷超滤20Å~0.2μm病毒、生物大分子等超滤膜反渗透<20Å生物小分子、盐、离子反渗透膜含量测定(Assay)•药物在通过鉴别无误、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判断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否则该药品为不合格品。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供试品名称、批号、数量、来源(送检或抽检单位)、取供试品名称、批号、数量、来源(送检或抽检单位)、取样方法、包装情况、外观性状、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样方法、包装情况、外观性状、检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