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和语气。2.我能体会出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3.我能试着排演本课。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感悟人物个性,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思想品格和聪明机智的处世方式。教学准备:1.投影仪。2.演出道具:鲤鱼、扇子、宰相帽、发簪、竹筒、古人服装等。教学过程:1、整体认知,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学习。回忆一下,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板书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生:课文讲述了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师:非常好。我们学过许多故事,还学过诗歌、散文,这篇文章和它们都不一样。它是什么体裁呢?生:独幕剧。师:什么是“剧”?生:就是戏剧,演戏,演员在舞台上化妆演出。师:喜欢看戏吗?大家想不想尝尝当演员的滋味,跟影视明星一样?生:想。师:想当演员的举手。呀,咱们班有这么多想当演员的同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把戏演好可不是容易的事哟!演员必须闯过熟悉剧情关、语言动作关,才有可能获得演出的机会。你们还愿意做演员吗?生:愿意。师:既然大家都不怕苦,那就让我们也体验一回演艺生活,演演这出独幕剧,过过演员瘾吧!(师展示服装道具,学生兴奋不已。)2、熟悉剧情,精读感悟师:终于可以学当演员了,同学们都很激动。我们要闯的第一关是什么?生:熟悉剧本关。(大屏幕出示:熟悉剧本)师:熟悉剧本的哪些内容呢?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阅读题:1.剧本中有哪些人物?主角是谁?2.按剧情的发展剧本可分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什么?3.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请大家根据问题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找出答案。(生轻声读文,圈点勾画,汇报。)生1:剧本有三个人物;公仪休、子明、管家。公仪休是主角。生2:剧情发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公仪休是个爱吃鱼的人,第二部分讲他拒收管家送来的鲤鱼,第三部分讲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生3:公仪休是个爱吃鱼的人。我是从“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有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看出来的。生4:从“只要天天有鱼吃,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一句也看出公仪休爱吃鱼。生5:公仪休是个爱说假话的人,开始说“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当管家送鱼时,他却说“我一闻鱼腥味就要呕吐。师:哎呀,这个同学很独特,他的看法和前两位不同。他发现公仪休说话自相矛盾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读文,讨论,师巡视。)生:我们小组认为公仪休不是说假话,而是不想收送来的鲤鱼才这样说的。师:不收就不收,直接告诉管家得了,为什么还要说“我一闻鱼腥味就要呕吐"?生1:我知道,他不好直说,怕伤了管家的面子。生2:他这是委婉的说法,是给管家留点面子,免得人家难为情。师:“委婉"这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要委婉?小组讨论。生:管家是代表他家大人送鱼,他的主人也是一个大官,直接拒绝不合适,会伤了和气,所以找了一个借口“现在我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来拒绝。师:婉言谢绝,柔中带刚,使管家无可奈何,反映出公仪休聪明机智、清正廉洁的性格特征。请大家读读公仪休爱吃鱼这两段话,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生读文)师:读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公仪休很喜欢吃鱼,但他为什么拒绝送来的鱼呢?师:读读剧本的最后一段话,说说他不收鱼的原因。(自由读,指名读。)生1:如果收了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违犯国家法纪;如果犯法成罪人就吃不上鱼了。所以,他不收鱼。生2:不收鱼是因为他爱吃鱼。爱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才能一直吃到鲜鱼。师:你喜欢公仪休吗?谈谈理由。生1:不贪小便宜。生2:清白廉洁。生3:不贪污受贿。生4:聪明机智,说话讲究方式,会婉言拒绝。师: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如果你当了官,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1:子明明白了做人要清清白白,不收别人礼物。生2:做官要像公仪休一样以身作则,做个清官。生3:如果我当了官,我会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生4:我要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