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病理基础项目一疾病概论1、疾病是致病因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局部反应。()3、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和机体抵抗力的降低。()4、外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据。()5、潜伏期是从疾病的一般症状出现开始,到疾病的典型症状出现前为止。()6、生物学死亡是指心跳和呼吸停止,反射活动消失以及中枢神经的高度抑制。()7、病原微生物属于疾病发生的内因。()8、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损伤和抗损伤。()9、生产能力降低是疾病的结果。()10、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全身反应。()11、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对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12、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项目二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任务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2、血栓是血液流动状态下的正常凝固。()3、梗死是静脉阻塞,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4、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增高,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5、血肿、淤点属于外出血。()6、动脉性出血呈线状,血色鲜红。()7、渗出性出血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通过管壁渗出血管外。()8、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外称为外出血。()9、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10、太阳暴晒、温热等引起的局部血管充血为生理性充血。()11、进行手术结扎后,其上段的分支发生的充血称为减压后充血。()12、根据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13、毛细血管出血,多形成小出血点称淤点。()14、血栓是在血液流动的状态下发生的异常凝固。()15、梗死是指动脉阻塞,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16、破裂性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任务二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1、成年动物红骨髓的萎缩属于生理性萎缩。()2、动物许多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萎缩属废用性萎缩。()3、萎缩的原因各异,形态改变也有很大不同。()4、萎缩是一种可逆性变化。()5、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6、生理性肥大又称代偿性肥大。()7、细胞质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8、湿性坏疽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较轻。()9、湿性坏疽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10、结核病病灶属于干性坏疽。()11、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过程称为包裹。()12、肾肺等成对器官储备代偿能力较弱。()13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称为窦道。()14、损伤的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等。()15、修复是由缺损周围的健康细胞通过增生来完成的。()16、完全再生也称为瘢痕修复。()17、创伤愈合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肉芽组织的增生和瘢痕形成等过程。()18、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19、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等。()20、坏死组织太大,难以完全机化或吸收,则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称为包裹。()21、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属于压迫性萎缩。()22、萎缩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病理变化。()23、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24、中、重度的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25、妊娠时的子宫肥大,哺乳期的乳腺肥大均是代偿性肥大。()26、组织、器官的肥大通常是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但细胞数量不变。()27、部分肝切除后残存肝细胞的增生是再生性增生。()28、前列腺增生症属于内分泌性增生。()29、肥大与增生都属于修复的一种方式。()30、纤维性修复也称之为瘢痕性修复。()31、细胞核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主要有两种形式:核浓缩和核溶解。()232、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称为瘘管。()33、部分肝切除后残存肝细胞的增生属于代偿性再生。()任务三水盐代谢紊乱1、水肿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2、水肿时一般伴有细胞内液的增多。()3、局限性的黏膜水肿可形成水泡。()4、失水过多、失钠少的脱水是低渗性脱水。()5、等渗性脱水的病畜口渴、尿少、血液浓缩。()6、经补液仍不见排尿而相继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等水中毒症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