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意外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VIP免费

意外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_第1页
1/2
意外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_第2页
2/2
意外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江苏丹阳六中廖艳玲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由于对学生、文本环境等考虑的不足,课堂上常常出现许多意外的教学现象。这种现象正常的,它一方面是教师备课的盲点一方面是学生积极的思维,尤其是求新求异思维的结果。这种思维萌生了灵感的火花。如果教师凭着高超的课堂驾驭技巧,凭着深厚的实践智慧把意外现象当作课程资源及时把握,组织探究,一定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意外的美丽”。我在执教《月迹》公开课时,对课前预习作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都做了精心设计,但是在这节公开课的备课中,我回避了让学生直接质疑这个带有较大风险系数的环节。因为让初一的学生就这类颇有敏感色彩的文章直接质疑,确实含有太多的不可确定的因素,我不希望我的公开课出现难堪的场面。但在师生共同欣赏“杯中‘饮月’”这一场景时,一位同学“发难”:老师,奶奶设置了“杯中月”化解了几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一招确实高明。不过,我也想到了一种方法——月亮牌月饼,让他们吃下,不知好不好?我听了后,在赞赏之余,内心怦然一跳,觉得这一方法还真行,那么,其他同学是否也有高招呢?于是,我“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同学们,奶奶设置了“杯中月”化解了矛盾,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化解矛盾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异常的活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时迸现出来,学生一个接一个谈。凝聚着智慧的创意迸发出来了:1.把鸡蛋煎成荷包蛋,中间的蛋是月亮,然后让他们吃下去。2.做三个像月亮似的香包给他们佩戴在身,作为护身符。3.用水果拼个月亮,给他们吃。……“那么,比较一下你的创意和奶奶的妙招,孰优孰劣呢?”我追问。此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觉得奶奶的妙招更为高明:因为“杯中月”是在赏月,白色酒与银色的月光相吻合;而我们设置的招式缺乏这样的韵味。真正意义的思想火花闪现了,闪现在预设之外。课堂的生成性可以说是现在比较时髦的词语,加德纳早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但是至今为止这种教学方式一直是实施中的难点,因为生成性的课堂预示着非预设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加强,这也就更强调教师平时的积累。一成不变的教学预案实施,势必让学生循规蹈矩,使课堂死气沉沉。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然属于预设之外的环节。我知道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在文章中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时教师的反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因而我对学生的评判做了适当延缓,即在学生直接质疑或答疑之后,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因为这不仅作用于这个学生,也会触发其他学生的提问,只有学生的思维不断撞击,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与课堂的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即预设与生成的联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预设是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所做的预测和设计;生成是教学进行中目标的达成,方法的应用。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前者是将来时,后者是进行时;前者是计划,后者是结果。前者是教师独立操作,后者是师生共同完成。预设与生成又有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预设基于生成,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锦上添花的实现,是提高。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预设,课堂就成了“自由市场”,师生就成了“没头的苍蝇――乱撞”;没有生成,师生活动就成了上演“木偶戏”,机械、沉闷、程序化,丧失了人性和趣味。有人说课堂教学要像散文,形散神聚,形是“生成”,神是“预设”。我认为上课更像旅游1旅游要有详细的规划,有几天走几个景点,行前一定要列个清楚,有了这样一个计划,才能“游路”清晰,看到想要看到的美景。面对课堂教学生成的新资源,决不能轻易放弃,要珍视它,开发它。这样就增加了新环节。原来预设的某个环节要推迟,意义小的要砍掉。如果处理得好,既能使教学正常进行,还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出现意外的美丽。《对联六则》的教学正在进行之中,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断。有的把目光投向了麻雀,有的发出了抓拿的叫喊声,有的欲拿起鸡毛掸驱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意外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