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年级分布第一学段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分布序列一年级(句子)㈠阅读(认识特点)⑴在语言实践中认识三种词组搭配形式(偏正、并列、主谓)和构句方法。⑵认识常见的构句形式:①谁(什么)怎么样;②谁(什么)是什么;③谁(什么)干(什么)。认识四素俱全的句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⑶在课文例句中认识数量词的使用。⑷从感性上认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及其标点的使用,能读出各种句子的语气。(5)在认识几句话先后顺序的基础上,体会怎样把四素句、连续句、并列句中的几句话说通顺。㈡表达(说或写)⑴通过填空和连线练习学会偏正、并列、主谓词组搭配,能用词组尝试说一句话。(2)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按不同构句类型补充句子,能先说后写四素俱全的一句话。(3)练习使用数量词尝试说一句或写一句完整的话。(4)根据表达的需要,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写一句完整的话。(5)通过连词成句、模仿句型、按图示填空等方式,练习把四素句、连续句、并列句这三中句型中的几句话说通顺。二年级(句群)㈠阅读(认识特点)⑴认识课文中表示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的句子和结构特点。⑵认识课文中表示连续关系、选择关系的句群,了解句群内部的句子关系。⑶从课文例句结构中能具体感知带宾语的句子,从感性上认识主谓宾的句式特点,认识主干词语的扩充修饰部分。⑷认识课文中有条理地总起概括写和总结归纳写的句群。⑸在学会扩充修饰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例句结构,能记住扩句法和换句法的对话复述要求。⑹在教师指导下,能记住课文中小故事的结构顺序和扩句法、换句法的复述要求。⑺学习课文人物对话中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方法。㈡表达(说或写)⑴能用表示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话和写话。⑵练习先说后写有连续关系,选择关系的句群。⑶能仿照例句把主要成分残缺的句子补充完整;模仿例句,能用修饰语填空。⑷通过模仿能有条理地说出总起概括和总结归纳的句群。⑸按照学过的方法,模仿例句能先尝试扩句和换句,然后再复述课文中的对话。⑹按照故事的结构顺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和扩句法,换句法的具体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小故事。⑺仿照课文例句,能学会写提示语“说”在前面,“话”在后面的人物对话,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第二学段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分布序列三年级(自然段)㈠阅读(认识特点)⑴在课文中认识表示递进,假设、转折等关系的句群和其中的关联词语。⑵认识六种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总分、连续、并列、转折、因果、递进)体会段内句子的联系。⑶能从意义的联系上认识意义段,初步了解围绕中心句可以用几个自热段来表达:能给层次简单的小短文划分意义段。⑷在课文中认识比喻、拟人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⑸在课文中认识怎样根据特点和观察顺序写出周围的事物。⑹认识提示语“说”的另外三种不同运用形式(在后、在中、无提示语)及其标点的使用。(7)学习品析妙语佳句,认识恰当使用动词能产生准确生动的表达效果。㈡表达(说或写)⑴能用表示递进、假设、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造句,并能活用到句群的表达中去。⑵根据六种常见的构段方式,练习先说后写有条理的自然段。⑶练笔中学会用几个自然段写清楚重点内容,尝试用中心句点明段落主要内容,尝试围绕中心句,有条理地写好重点段落。⑷会仿写比喻、拟人的句子,并能灵活运用到段落的表达中。⑸能抓住特点并能围绕特点有条理地写出熟悉的物体、景物、人物的片段。⑹能按提示语的四种形式及标点使用要求,写出人物对话的段落。(7)在遣词造句中,练习选择使用恰当的动词,力求使句子产生准确形象的表达效果。四年级(意义段)㈠阅读(认识特点)⑴学习品析妙词佳句,领悟恰当使用形容词所产生的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⑵认识排比、对偶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⑶认识有总分、连续、并列、转折、因果、递进关系的意义段和其中的关联词语。⑷认识书信、便条的格式及具体写作要求。⑸了解写景状物短文,空间变换式的构段特点,记住空间变化的标志性词语,认识过渡句的特点及作用。⑹认识写景状物短文以时间为序的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