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教学目的】:1.通过介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引导学生学会看课外书的封面、目录,并通过封面的插图和目录中的小标题,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2.引导学生把课内学会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装在口袋里爸爸》,激发阅读的欲望。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课外如何阅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书名1.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妈妈都会提醒我们——(一一点击,指名读)2.听,杨歌小朋友的妈妈除了这些,还提醒了什么?音频出示“杨歌,爸爸带好没有?”3.这个提醒可真有点特别哟!特别在——(平常总是爸爸带我们,杨歌上学怎么要带上爸爸呢?)4.是啊,真奇怪,让我们来看看杨歌的反应。出示:(指名读)xiànɡtínɡjiǎnchá我从橡皮、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一百零一件-----爸爸,放在我的口袋里了,妈妈这才放心地让我上学去。5.从杨歌的反应里,你看懂了什么?(带的东西真多,竟把爸爸也放在口袋里带去学校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怎么会把爸爸装在口袋里呢?为什么要带着爸爸去上学呢?……)6.告诉你们呀,你们的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点击出示书的封面)二、观察封面,了解信息1、看,这是书的封面,从这张封面上你看懂了什么?(相机简介与点评:1.书名2.作者3.注音版,适合我们识字不多的小朋友借助拼音来阅读4.出版社,你真是火眼金睛!5.三幅插图)2.看到这三幅插图,你最想干什么?(赶紧读书,了解故事)别忙,让我们先来看看书的第二页是什么?(目录)三、翻阅目录,了解故事1.简介目录(阅读目录,可以让我们提前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故事在书中的位置,便于我们很快找到。)2.导读12个小标题。猜一猜:封面上的三幅插图可能是哪些小标题里面的?这12个故事你最想看哪一个呢?挑选自己最想看的故事读,就叫“选读”。(板书:选读)其实呀,后面的这11个故事都是爸爸变小之后才会发生的,那我们就先了解一下,爸爸是怎么变小的。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爸爸为什么会变小?三、猜读情节,乐品故事我们来仔细看看书上的这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爸爸被妈妈托在掌心里,瑟瑟发抖),猜一猜,爸爸变小可能会跟什么有关?1.爸爸是怎么变小的?(爸爸是被妈妈骂小的)看来,批评的力量也是巨大的!2.在妈妈眼里,爸爸还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没有了尊严的爸爸就这样渐渐变小了。怪不得插图要那样画,原来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呀,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要注意观察插图,这样有利于我们了解故事内容。3.再回到目录,变小之后的爸爸遇到了很多事情,选一则你最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变小之后的爸爸是怎么生活的?)我们先来看一个片段:(一)片段一:爸爸小得就像个袖珍玩具。这给他带来了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坐公共汽车从此不用花钱买票,因为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另一个好处是他穿衣服非常省布,只需要一块手帕那么大的布料,妈妈就能给他做一身西装。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了。许多对他来说曾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如今都变得千难万难。理解“易如反掌”:什么是易如反掌?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容易得如同将手掌反过来。(动作演示)(二)片段二1、仔细看看图,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像这样一边看图,一边猜想后面的内容,叫猜读,(板书:猜读)你会觉得觉得这样读书很更有趣。2、师出示:“有一天,……才算捡回一条命来。”(谁来读一读)3、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生活真不容易)是呀,爸爸变小之后,生活中所遇到的难事还有很多很多。4、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板书:想象)爸爸变小后,还有哪些易如反掌的事会变得千难万难呢?(生小组讨论、交流)看看作者是不是也会这样来写这个故事呢!赶快读读第二个故事吧!5、生读第二章:《变小之后的爸爸是怎么生活的》。都读完了吗?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让我们和同桌交流一下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吧。6、分享交流: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有趣?(师生选最有趣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