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沧海》教学设计VIP免费

《观沧海》教学设计_第1页
1/2
《观沧海》教学设计_第2页
2/2
《观沧海》一、教学设计1、导入:我们经常说,诗歌是美的,那么诗歌的美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学生回答)实际上,诗歌最主要的美就体现在诗人通过灵动的字句所传达出的情感。这些情感或喜或悲,但无一不是表达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因而也就能够与我们的内心的感受取得默契,这才是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其实,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只要能够传达出动人的情感,也就可以被称为诗。不同的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同,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手法,在诗人们看来,外界的景物可以影响内心的情感,而内心的情感同样可以使外界的景物多了一些别样的特色,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一首著名的借景抒情的名篇,我们学习这首诗的目的就是通过赏析诗人笔下的画面,把握写景与抒情的联系,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整体把握,检查预习:朗读全诗,找出诗中写景的语句。(东临碣石……洪波涌起)结合预习,说一说这些诗句的含义。(说出意思就可以,不要求详细)总结:这八句分别交待了诗人所处的位置,眼前的大海以及季节的变幻,那么诗人究竟想通过这些诗句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呢?3、感受写景特点:请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曹操笔下的沧海,并推测一下曹操此时的心情。曹操所见的是一片的大海,而他的内心则是。提示:①“临”是到达的意思,曹操能够到达此处,经历了长达七年的残酷战争。补充资料:公元200年,曹操在历时八月之久的官渡之战中获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不和,袁谭向曹操乞降。公元204年二月,曹操打败袁尚,攻取袁氏的大本营邺城。公元205年正月,曹操又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公元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公元207年五月,曹操“堑山堙谷五百余里”远征乌桓,八月,大破乌桓,十一月历经艰辛班师。曹操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就在归途中病故了。曹操在返回后重赏了那些劝谏他不可出兵者,可见此役的艰难。此刻,历经艰险终于站到此处的曹操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回答并板书)②“竦峙”一词是形容山势之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前文的“临”字已经告诉我们曹操为站到此处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当他真正站到这里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水何澹澹”与“洪波涌起”之间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均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但“洪波”指巨浪,更加强调了海浪波澜万丈的壮阔景象。)此刻,山上的草木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但秋风已至,很快就将进入万物凋零的秋风。曹操此时已经52岁,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此景,曹操的内心又将是什么感受?④总结:此刻曹操的内心是复杂,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惨烈战争给他带来的悲哀,他的内心就如同这片大海般起伏不定。但曹操毕竟是一位伟人,他有着自己人生的追求与目标,于是在他的眼前大海又呈现出一幅神奇的景象。(依据分析,朗读相关诗句)4、赏析想象画面,感受内心情感。在曹操的想象中,大海又呈现出一幅什么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提示:①“日月之行”中的“行”强调了什么?(无论白昼与黑夜,大海都将光明赋予世界)“星汉灿烂”中的“灿烂”又强调了什么?(即使在黑夜中,天空依然被灿烂的星星所照亮,这辉煌的星星同样来自大海)②此刻曹操已经52岁,到了“知天命”之年。在寿命短暂的古代,这个年龄一般被认为是可以看破一切名利的年纪。补充资料:人间五十年,与天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敦盛》而曹操是否也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享受胜利的果实,安然度过余生呢?(曹操还有着吞吐天下,照亮世界万物的雄心壮志)③总结:前文的写景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感受,但作为一位具有一统天下雄心的政治家,曹操依然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了长远的目标,并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通过奇丽的想象表达了出来。而他身处高山之上,不仅望得远,并且想象出了大海吞吐万物的奇景,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心胸。(朗读全诗)5、结合背景,体会心情。曹操生活在一个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观沧海》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