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归纳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学设计(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猜想: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设疑: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1、知识预备引导学生回顾“控制变量法”。讨论制定本实验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教学设计2、同桌同学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进一步理解,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设计实验电路图及记录的表格,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3、实验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教学设计A: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选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怎样变化的?B:保持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怎样随它两端的电压变化的?4、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教学设计表一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实验次数电压电阻R/Ω电流I/A1U=_____V23表二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实验次数电阻电压U/V电流I/A1R=_______Ω23教学设计具体做法是: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中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1)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2)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会不会有失误。(3)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4)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题弄明白了。……教学设计(四)评估与交流教学设计(五)巩固和反馈,知识迁移训练例题: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电流、电压、电阻“同一段导体”,“同时性”等。板书设计AV第二节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电路图:I的单位:AU的单位:VR的单位: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