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在概括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让学生利用分数的意义来初步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解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两个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拓展对分数的认识,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以两个数量的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纵向来看,先让学生学习用“几分之一”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再让学生依次学习用“几分之几”(真分数和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上述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自主探索并体会“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的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过程,凸显了分数意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拓展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不断增强数感。横向来看,本节课也十分注意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就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供了机会和保障。本节课作为一种尝试,我采用了“移动”方法进行教学,作为表示比较标准的单位“1”的线段图位置不移动,谁要与它比较,谁就自己移过去,然后结合分数的意义从图上直接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而拓展分数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