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调整:思考与调整: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五单元课题:识字7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其中3个。认识两个偏旁。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看示意图初步认识会意字的造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能正确书写。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预判1:师:众字怎么写好看?生: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预判2:师:成字怎么写好看?生:成的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出示左上图1.猜一猜。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2.找一找。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3.读一读。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4.比一比。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二、寻找规律,自主识字1.小组学习,讨论: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方法提示:看看图——读读字——想想意)(1)左页左上图(一):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工人“工人”是干什么的?练习用“工人”说话。左页左上图(二):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跟“从”有什么关系?(出示)从跟从左页左上图(三):图上的小朋友变多了,称为“众”。这三个小朋友排队的样子像“众”。(出示)众群众(2)这三个字与人的多少有关,你真的读懂了吗?小组合作演一演,边演边说说表演的意思与字的关系。(3)试着根据表演编儿歌识记。(一人行走人人人,两人并排从从从,人多势众众众众。)思考与调整:2.学习儿歌,理解句意。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4)齐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人从”:两个“人”字合在一起就是“从”,或者地个人干什么,另一个人也跟着干什么,也叫“从”。“三人众”:三个“人”字合在一起就是“众”,也就是人多了称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先请听故事:《“大力士”小蚂蚁》。议一议:小蚂蚁是真的大力士吗?蚂蚁这么小,怎么搬动大青虫呢?从蚂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情境表演:搬讲台。△再看右图说一说:这几个小朋友在合作干什么?3.齐读儿歌:从中你又明白了什么?众人一条心,黄土真能变成金吗?4.朗读、背诵儿歌。三、自主探究,识字写字1.认读生字词。2.按笔顺描红。反馈“变、成”的笔顺。3.学新偏旁:群——羊字旁成——戈字旁4.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5.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6.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8.学生互相评议书写情况。四、作业布置1.填空: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2.课文内容填空:一人单独走是()二人结伴走是()三人成群走是()五、板书设计: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