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教学过程设计方案)行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视频资料:舞蹈《千手观音》2.导入新课: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邰丽华那样的身残志不残的勇士们,他们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再塑生命》,共同走近另一个创造奇迹的强者——海伦•凯勒。3.板书课题再塑生命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资料。2.学生听老师的提示语,引发联想。直观的视频播放,让学生为残疾人演绎的舞蹈震撼,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带学生进入学习主题。(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海伦•凯勒的照片,让学生了解作者。2.教师出示生字词,有技巧地掌握生字词。3.教师出示下列问题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2)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3)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1.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阅读资料,有些作补充。2.(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最著名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学生参看教材注释和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1.为学生自学提供一定的条件,供学生参考、交流学习,通过放手让学生探索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3.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4.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1“我”认识“爱”的?(三)小组合作,探究释疑1.莎莉文老师教“我”领悟抽象的概念是从领悟什么开始的?2.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3.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4.文中说“爱”究竟是什么呢?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2.学生以小组为中心,展开讨论。3.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最后以小组比赛,共同收获成果。1.培养学生在讨论中加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能力。2.体会沙利文老师的深刻爱心,体会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感受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3.分析、品味文章语言,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四)交流成果,拓展延伸1.生活中像像海轮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谁呢?2.在你读过的课文中,有不少内容都与爱有关,归纳一下,与同学交流。3.在面对挫折是你要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4.教师引导并补充并寄语学生1.学生交流回答。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张海迪,当代知名作家,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2.能在逆境中坚强的面对挫折和生活的各种挑战。3.更有力的论证只要有希望并且不断为之努力。22.学生口头表述,交流各自看法。(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1.教师先听取学生作结,然后分别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两方面总结。教育学生坚忍不拔、热爱生活,启发学生今后的作文文质兼美。2.布置作业: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根据材料的一句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短文。要求:1)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2)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1.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2.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结语,受到启发。3.学生抄写课后作业材料。1.激发学生行动的决心。2.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