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1、认知:通过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及新疆歌舞,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特点。2、能力:能用整齐的声音,情绪饱满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能用手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3、情感:对交响音画这种器乐类型有初步的了解,对欣赏交响音乐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能用整齐的声音,情绪饱满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助教板等教学方法1、演唱法;2、表演法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律动1、学生在维吾尔民歌《娃哈哈》的歌声中,跟老师一起跳新疆舞蹈。2、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3、教师用手鼓为学生的演唱伴奏,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跳舞、一组拍手。二、欣赏与感受:1、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2、边听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边欣赏,展现新疆的风土人情的图片。3、聆听《美丽的哈纳斯湖》,学生静静的聆听,然后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境教师评点并小结。4、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同时教师播放哈纳斯湖风光图。5、教师结合乐曲实例介绍交响音画。6、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1)学生欣赏歌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作简单的动作。2)简介歌曲。3)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歌谱,学唱歌曲。4)学生再次聆听歌曲的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再学唱歌曲。分组通过歌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四、拓展:欣赏1、介绍新疆歌舞。2、欣赏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3、欣赏歌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4、欣赏《森吉德玛》,分析乐曲的结构,比较两部分的速度、情绪,说一说每一部分表现的歌是什么?5、欣赏《孩子们的舞蹈》,感受两个不同的主题,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6、教师总结。五、下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