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谢其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数学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采用森林运动会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教学情景中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2.运用信息技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于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要让学生们理解这个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不是底乘以另外一条边,而是乘以高,就要从公式的推导过程讲起。平行四边形是与长方形密切相关的一个图形,把一个长方形“压扁”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过底边上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沿着高剪切,得到一个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并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进行拼接,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在这个新的长方形中,长对应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而宽对应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可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地把这个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好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相关的动画,在需要学生思考和消化的地方,教师可以暂停播放,学生们可以仔细看清楚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并及时组织讨论,让学生们切实明确了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灵活运用好。3.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竞争情境,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探索创新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利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猴王分饼”的动画故事。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先把第一块平均分成4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它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丙3块。猴丙开心地拿了3块。老师问:猴王这样分公平吗?这时,学生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景之中,兴趣盎然,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抢着回答,学生以极浓的兴趣投入了探索之中。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音形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在数学目标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教学的最佳效能,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完成,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