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VIP免费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_第1页
1/4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_第2页
2/4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_第3页
3/4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研究思考]1.简约课堂,丰富训练。2.思路: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故事,一片情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凹”“震撼”“诠释”等词语的理解,品读课文,想象情景,感受谭千秋老师的最后姿势的深刻意义。3.能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体会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课前准备]1.按照自学指南,课前预习课文,提示学生着重点是朗读好课文。2.教师课前翻阅学生自学笔记,调整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和情景。一、课间过渡1.课件出示:“2008.5.12,汶川,中国人没有忘记”以及点燃的烛光图样。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牵着手别放了希望》。2.宣布上课,学生朗读课题《最后的姿势》。二、检查生字词1.课件出示:tán谭千秋shùzhīxū漱口吱吱声废墟hàngǎnquánshì震撼幽默感诠释āo深凹下去tānyōu坍塌生死攸关(1)齐读生字词语,并正音。(2)观察生字词语的排列规律。(谭,姓;二三行,形声字;末行,二类读音字)(3)讨论“凹”的笔画写法。(先让学生自由书空,在黑板上范写,核对笔画,5画;比较“凸”的写法,强调笔画,5画。)2.选择“凹”和其它的几个生字,在课本中描一个、写一个。三、以字牵句,讲读课文第8自然段。1.过渡:同学们,“凹”这个字学会了,会写了,很轻松。但是,如果一个人是用鲜血和生命去书写这个字,这个字,该是多么沉重啊!来,翻开我们的书本,浏览《最后的姿势》课文,找到“凹”这个字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句子所在的这段话。2.学生浏览课文。3.课件出示:谭千秋的照片,以及课文的第8自然段。(画面中配以点滴血染图案)4.自由朗读这段话,把你的想象和感想用朗读表达出来。5.(指课题)这就是谭千秋,最后的姿势。你再看看微笑着的他(指谭千秋的照片),你一定又想到了很多!来,我们再来朗读这些话。(课件中出示划线的句子:“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6.小结:这就是谭老师那震撼人心的姿势。7.课文中,还在哪一句也写了“最后的姿势”?找到,读一读!课件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四、以句领文,讲读课文,感受谭千秋的动人事迹。1.过渡:同学们,为什么会是这个姿势?请同学们轻声读1-7自然段。我们走近汶川,走近谭老师,一起“经历”那惊心动魄的灾难瞬间。2.课件出示谭老师的生平简介资料。3.指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细心的爸爸,认真的老师)4.指读课文第2、3自然段。导语:天空阴沉沉的,但教室里谭老师的课堂却闪耀着光芒。朗读课文,感受谭老师的教学风采。课件出示:他说:“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你是谭老师的学生,你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再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根据同学的朗读,启发学生填上“语重心长”“慷慨激昂”等词语,并朗读体会。)小结:多么好的老师!5.朗读课文4-6段。要求,注意标点符号,边读边想象。课件出示:“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齐读。导语:同学们,你们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语调变得沉重了,读得轻了。你们看到了省略号,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用了省略号?(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感叹,不忍,也可以说是留给读者想象。)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题图和最后的插图。老师:百年不遇的灾难面前,人的躯体是多么的渺小,但是谭老师却用着最后的姿势与灾难抗争!课件再次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齐声朗读。老师:这个姿势,告诉了人们什么?请同学们课后再次朗读课文,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的理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