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牛的母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2、通过研读重点词句,感受老牛以死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母爱的感人、无私和伟大。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有一种动物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忠实伙伴,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评价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血”,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可是今天我们要一起经历的这个故事当中,文中的牛却有些不同寻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练读词语3、师生交流(1)你觉得课文当中有哪些境头(2)为它们分别取个小标题(3)用自己的几句话把文中几幅画面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三、研读体会1、再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请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2、指名读“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3、齐读4、抓重点词句,指导读(1)皮开肉绽(2)狠狠(3)扬起(4)恼羞成怒5、渲染氛围,充分想象(范读)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当你作为一名观众,在影片中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一种什么心情?——当作者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象,这头牛在他眼里最大的特点又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吗?其实,课文还有很多地方都在写它的“倔强”,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用笔做一做记号,看看你还从哪些词句里感受到了牛的倔强?6、交流探讨,进一步解析文本师: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做了记号,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发现了什么?四、情感升华1、是的,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它不肯挪动半步,面对点火驱赶它不为所动....,甚至在主人狠狠地抽打下还是不肯让开,这真是一头倔强的老牛。它的倔强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人,那位运水的战士哭了,那位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一向视军队纪律为生命的战士,最后说——老牛终于得到了3斤水,你觉得老牛会怎么喝?2、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合情合理,可是故事的真实结尾却是这样的——(配乐朗诵):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3、是什么让老牛不怕冒被汽车撞伤的危险冲上公路;是什么让老牛不顾司机的骂骂咧咧、点火驱赶;是什么让老牛不惜被主人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是什么让老牛得到了水,却不舍得喝上一小口,全部给予了小牛。(母爱)4、同学们,你觉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头可怜、倔强的老牛吗?(伟大、无私的母亲)5、是呀,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啊!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牛说吗?通过老牛你又想到了谁呢?想到了她的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心中最想说的话吧!6、当我们知道文章的结局以后,再回过头读前面的三个自然段,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句话背后都隐藏着老牛浓浓的爱子之情,请你静静地默读、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再大声地将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五、深情总结故事已经学完,同学们,你们觉得咱们今天的课文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就请你给它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师:是的。所有在场的人都被牛的母爱感动了,所有读故事的人也曾被牛的母爱感动,还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深深地感动着,那就是作者。作者在写完本文的时候,留下这么一段话: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六、拓展延伸是啊,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母爱是最惊天动地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出示汪国真《母亲的爱》(配乐朗读)七、布置作业师:谢谢同学们今天和我一起经历了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