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九年级下(一)让作文语言有韵味设计:李中华【设计意图】初三学生想要在中考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的审题、深刻的立意、明晰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闪光”的语言。针对许多学生作文语言枯涩、缺乏表现力的现象,特意设计本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语言富有韵味。【教学目标】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练习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三种常用技巧,增强作文语言的韵味。【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种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形象化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一篇作文,辛辛苦苦地凑够了字数,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先贤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有韵味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于是乎,每次作文后,很多同学只能望“分”兴叹: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有韵味呢?这是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屏幕显示)让作文语言有韵味。二、方法归纳:(过渡语)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也写过不少文章,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吗?请看下面这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请发挥你的想像力,想一想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为什么路人看了这句话都比较愿意给乞丐献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明确: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她。思考: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改变了乞丐的境遇?明确:化抽象为形象,文学语言。思考:既然文学语言有韵味,那么,有哪些方法能够让语言有文学的韵味呢?(一)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过渡语)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1.阅读一段学生习作,简要评价,指出不足。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2.修改比较,找出修辞。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明确: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1生动、活泼。3.再来欣赏优秀片段,思考运用的修辞,并感受其作用: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涉者以奋斗的力量;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明确: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心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奉献爱心能给以人无穷的力量,使文章形成整齐的气势之美。4.实战演练(1)仿写句子。要求采用比喻手法,组成排比句:青春,比朝霞更加鲜艳;青春,;青春,;青春,。(2)片段写作同学们喜欢油菜花吗?请大家以"油菜花"为内容写句子,用上两种修辞写几句话。(100字左右)5.小结修辞用与不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多用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千万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过渡语)除了修辞,你还能想到别的办法让语言有韵味呢?有这样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有没有启发?明确: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词,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突出春天来临,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二)第二招: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过渡语)是啊,我们必须学会精选字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寻找最合适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点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