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话好好说》教学构想VIP免费

《有话好好说》教学构想_第1页
1/2
《有话好好说》教学构想_第2页
2/2
《有话好好说》教学构想海南中学陆新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能有幸和众多的专家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我很高兴。本课教学设计主题:立足课堂、贴近生活、引导生活、促进发展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边界就是生活边界,我们应该用一种主体的开放的理念来构建我们的课堂。下面我就结合《有话好好说》这一课,谈一谈我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思想品德》中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课堂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开始,将现实的生活与课程联系,与课堂联系,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参与、去探索。所以我的教学构想便是将学生真实的生活再现于课堂。即――(一)关注教材、还原生活,让文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我对学生做过调查,50个学生有60-70%的学生因为不听父母的话常与父母发生矛盾,于是一开课我设置了平时我们听不听妈妈的话作为话题的切入点;通过分享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故事,并请同学进行角色体验模拟母女对话同学们都能从中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交往的影子,将真实生活情景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所以对这部分的教学构想我希望――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二)回忆生活、引发共鸣,让文本友情说话通过刚才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的生活内容已经被调动起来,我便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交流:“你们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事吧?当时是怎样的情形?详细地说一说。”说到这,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在试教的,也是要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可总觉得他们的情感体验没有调动起来,反应较平淡,后经过思考发现在事件还原于生活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没有打动其内心,于是我及时做了调整如下:当学生一一讲述自己和父母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我和其他学生一同倾听,并注意捕捉有效信息,适时追问“你怎么跟父母说的?语气什么样的?心里特别不舒服吧?有些什么反应?”帮助他们回忆自己在生活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我想让教材与学生对话――让文本友情说话。(三)挖掘教材、丰富体验,让文本内涵立体而丰富当学生知道了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之后,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下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如何有话好好说。但我想学生此时所说的往往会流于表面,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是单方面的,他们的情感还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不知道与他们发生冲突的父母长辈面对自己孩子的发怒、顶嘴、反叛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我想处理教材时,必须增加一个环节,即我构想的第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和大人们有这样的矛盾?”旨在引领孩子们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期待,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以此让学生理解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爱护,懂得有话好好说的真正意义。由此,教材内容经过充分挖掘,其内涵也变得更为丰富――让文本内涵立体而丰富。(四)共同探究、指导生活,让文本有效指导生活当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之后,我就和学生们共同探究和父母长辈沟通的有效方法,继续以课件中“小莉一家的事例”进行深入探究,现在小莉一家的火药味很浓,怎样才能让她一家回到往日温馨和谐的氛围?如果我是小莉,我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妈妈沟通;进一步引导家庭和谐单靠子女行不行?假如我是父母,我又应该怎么办?最后,由点到面,给时间让每一个学生思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温馨和谐,那和父母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在探究交流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话题的讨论到此结束,学生们的生活仍旧要继续,也许他们还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再次与父母长辈发生分歧,但他们不再任性胡闹,不再憋屈难受,学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让学生也明白了不仅要和父母交流沟通时要有话好好说,同时与同学、老师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时也要有话好好说,这便是本课指导学生更好地去生活的重要目的――让文本有效指导生活。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个人拙见,希望能与各位专家和老师们共同学习探究。谢谢大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话好好说》教学构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