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是分年级来进行教学的,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的。就小学阶段而言,一二年级偏重一年级大约占课时15至20课时,三四年级的拼音就不占课时了,只是偶尔发现错误时进行订正;五六年级只是一带而过。尽管小学中高年级的拼音不占课时,但是仍占一定的位置,就考试的比例来说拼音约占百分之十和十五,不可忽视这个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自然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就考试卷的分值来分的话,一年级大约占百分之三十,二年级占百分之二十以上,三年级以上要占百分之十左右。至于初中要占百分之五的分值了。所以汉语拼音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我们方言区的孩子来说,拼音更是正音、说好普通话的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它摆在了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站。1、拼音教学是帮助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汉字是表意文字,看见形,不能读出音。如果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借助拼音读出生字的音,还能区别多音字,纠正读错的字音,在阅读注音读物中借助拼音认字。写话、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利用拼音查字典,解决字形问题。同时,利用拼音识字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对于小学生来说,字形的记忆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复杂的字形,但是结合拼音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可以帮助读准字音,可以借助它查字典,是加快识字速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提高识字质量的有效工具。2、拼音教学有助于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得从低年级说话、写话入手,从写一句简单的话到写一段话。小学生在写话时,会遇到很大困难,既不会写字。要想解决这个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拼音代替没学过的字。只有采用这种方法,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就能顺利的进行。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它的作用甚广。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能学而即用。一名学生,放学回家,不巧父母都没下班,他要到一位生病的同学家探望。急中生智,写了张字条:“妈妈,woban同xuezang小lingbing了,wo和ban长一qi去kan他,wonenghui来wandian。”家长看后,心里特别高兴。通过这种更加简单容易掌握的方式,能够迅速的锻炼低年级的写话能力,为将来更高层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汉语拼音能扫除孩子写作中的“拦路虎”使小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高年级作文打下了基础。3、拼音教学可以帮助阅读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拐杖就是汉语拼音,他们识字量少,阅读时会遇到“绊脚石”。要想搬开它,那就得靠汉语拼音。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能借助拼音阅读汉字注拼音的词、句、短文,阅读注音的课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阅读比较丰富的内容。这不仅能增加识字量,巩固了拼音识字,培养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尝试到自己读熟课文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拼音教学可以帮助说好普通话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国幅员广大,各地语音有很大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个个地点(某事、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广州话、长沙话等。在我国方言林立的现状下,只有说好普通话,才能克服方言的障碍,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但是,学习普通话单凭耳听口授,不一定有这么多的机会,也难以掌握规律。如果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就能做到语音正确,较快较好地学会普通话;就能利用汉语拼音纠正方言土语,纠正读不准的音调。总之,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汉语拼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