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促进科技活动的发展游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现象,从幼儿孩的玩耍打闹,到壮至成年人的棋牌娱乐,甚至老逾古稀之年的幽默笑谈,无不诠释着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其独具的魅力。而游戏在儿童世界中的存则更为普遍,对儿童的魅力更为独特。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这些属性与幼儿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因此,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是符合幼儿的天性的,备受幼儿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在科技活动中,我们发现科学游戏是一片可以开垦的园。那些符合幼儿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的科学小游戏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使幼儿了解生活中某些现象和奥秘,进而更能主动地关注周围的生活。科技活动让我意识到是为幼儿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其实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那就是幼儿的天性——好动、好奇、好问。我认为,科学游戏在幼儿科技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保障科技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以游戏促进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选取合适的游戏内容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科学现象,我们应在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选取他们所熟悉同时又能为他们所理解的事物与现象,并将事物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原理深入浅出地融入游戏之中。这样可以使得幼儿认识到科学现象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无时无处不在。例如,有一次,在玩一个益鸟(虫)和害鸟(虫)的迷宫游戏时,说到了蚯蚓,我问小朋友:“谁知道蚯蚓有什么特点?”小朋友们的答案是很多的,“蚯蚓能钻土”、“蚯蚓在下雨天才出来”、“蚯蚓是益虫”、“蚯蚓切成两截,不会死!”这时,文文突然站了起来“老师,如果把蚯蚓切成了三截,它还能活吗?”我一时愣住,孩子们也一片哗然。考虑了片刻,我对他们说:“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于是,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和我一起做了这个实验。结果证实:蚯蚓切成两截,会变成两条蚯蚓;切成三截,中间的一截不能存活。我很高兴,因为孩子们的问题不仅是他们的问题,同样,也可能是我的问题。而通过和孩子们共同去找寻答案,使我和孩子们共同明白了一些“为什么”。所以,当孩子们对你提出一些不好解答的问题,或者是和教学要求没多大关系的问题时,我们千万不可用“烦死了”等消极的回答去堵住他们的嘴;当然也不可能让自己时刻“抱”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来随时应付他们。只要利用这样的科学观察实验中让他们在动手中动脑,在实验中、在动脑中、在游戏中满足自我的求知欲,这样所掌握的知识,相信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二、重视游戏活动过程的正确指导1.游戏中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兴趣,是促进孩子智能发展的原动力,这个动力引导幼儿去体验发现的快乐,促进积极思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的兴趣,也是幼儿进行思维的起点。*降低心理压力,营造良好鼓励环境氛围,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是科技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幼儿只有有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有了兴趣才有可能进入最佳状态,顺利进行科技活动,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智慧。教师要多用“你能行”、“让我们一起试试”、“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说呢?”等等鼓励启发的语言,给幼儿营造出积极鼓励的环境氛围。教师尤其要切记一点,在幼儿活动时,由于年龄小的关系,他一旦投入在某一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容忍一定程度的紊乱,他有充分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行为、态度、表情、眼神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此来鼓励幼儿提高幼儿兴趣。教师在组织幼儿科技活动时,要善于充分利用活页资料和背景知识材料,积极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传统的教授的方法与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的活动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极大地培养激发了幼儿学习科技的兴趣,为幼儿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由于游戏活动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较强,因此,我们很重视寓教于乐,来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