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下载—————————————————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情上线—————————————————1.以全球气压带、风带图或局部气压带、风带图为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某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2.结合区域图、区域等压线图等图像资料,综合考查气压带、风带、冬夏季气压中心、季风的形成及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成因: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促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太阳辐射热量差异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下图)(1)三圈环流①成因:高低纬度间的和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组成:a,b中纬环流,c。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A,B副热带高气压带,C,D极地高气压带。②风带E东北信风带,风向为风F西风带,风向为风G极地东风带,风向为风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西南东北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冬季偏南。季节变化偏北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断块状,原因是北半球且相间分布。2.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陆地面积小。陆地面积大海陆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时期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夏季(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所切断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冬季(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所切断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低压亚洲高压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气候、刚果盆地、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沿岸、北美洲的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欧洲大西洋地中海加利福尼亚好望角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洋流等。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1.气压带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干冷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副极地低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冷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热1.图解不同类型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2.用递进法推导大气环流的形成及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必定为低气压带。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第四步:“海陆分布使其断”。由于地球表面不均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