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化学周练(7)2014.10.21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C.CO2的电子式:OCO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含有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B.常温常压下,7.1g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D.0.1L2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2NA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和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HCO、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6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生成1mol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mol/L,则c(CO2)=0.0263mol/L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8.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9.现有M、X、A、E4种元素的单质,能发生以下反应①在水溶液中,M+X2+=M2++X②A+2H2O(冷)===A(OH)2+H2↑③X、E相连浸入稀H2SO4中,电极反应为:X-2e-=X2+,2H++2e-=H2↑1判断它们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M、X、A、EB.A、M、X、EC.M、X、E、AD.E、A、M、X10.在下列给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0.lmol/L的溶液中:K+、Fe2+、Cl-、NOB.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mol/L的溶液:K+、Ba2+、Cl-、Br-C.加入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中:Na+、Mg2+、ClO-、S2-D.加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Ca2+、NH、Cl-、HSO11.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班级姓名学号题123456789101112答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9分)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1)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SO4+K2S2O8+__KMnO4+K2SO4+H2SO4(2)此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