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坊主丁洪】默默奉献:只为等待花开的瞬间震撼如皋市小数五(2)班辅导员丁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如皋市小数五(2)班的辅导员,非常荣幸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与分享。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班级情况:本班104人,从人员组成来看,分布相对分散,他们分别来自如皋9个乡镇教育管理中心的23个兄弟学校;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上的36人,约占总人数的35%,帮扶任务必较重。了解班级情况之后,我做了这样几件事:1.组建班级的管理小组——事事有人问“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是人多力量大。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服务一个群体,先要解决组织管理问题。于是我聘请了网络管理员,专门负责学习群的日常管理,解答一些网络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然后将班级以镇为小组,选好小组长或联络人;如果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最后由我与专家和项目中心联系来解决。分工协作,事半功倍。被解放出来的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科指导、活动推进、分类推优、成果汇总等方面作出一些努力。2.搭建畅通的联系平台——事事有人帮我们及时建立了班级QQ群,通过学校管理员群发和小组长单线联系,到群率达到90%。还有一些不能到群的老同志,我们采用电话连线的方式,“一对一结对”,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做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员学习的情况,实现了全员培训“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学员有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及时解决后顾之忧,学起来也就顺畅起来。3.激活评价导向的体系——事事有榜样学习需要赞赏和鼓励,成年人也一样。于是根据研修网的数据通报节奏,我每天进行分类通报早晚各1次。这样做,一方面是想让已经过关的学员获得相应的肯定,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引领和示范,给正在学习的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发布的平台多、覆盖面广,如学习群、研修网的发布公共栏、简报制作等。这种立体式关注,极大地促进了学员们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服务还在继续,我们依然充实着。虽然未曾谋面,我们依然相知着。因为我相信:一切默默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感受到了每一位学员真实地、发自内心的对知识强烈渴求的节奏,感受到了因碰撞、反思和领悟之后的拔节的欢快,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节奏和欢快,我们的2015暑期培训之旅才如此让人激情澎湃和难以忘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