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师爱,即教师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关心、了解学生的层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是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教育的基础。二是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即师生之间产生共鸣的层次。这个层次的爱,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种激励、一份期待,这是师爱的最高层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不断向上的决心和毅力。有人说: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有了爱,师生就能以诚相间,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一、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许多优秀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都把热爱学生这一品德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更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的弟子之所以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孔子对弟子十分热爱,感情十分深厚。二、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有人向一位特级教师请教成功的法宝,她的回答是:“没有什么法宝,只是向许多教师那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正因为这样,我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充实的,感到浑身有使不完得劲。”这充分说明了师爱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1.热爱学生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力量。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热爱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激励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越深,责任心就越强,投入就越多,贡献就越大。同时,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能激起学生的仰慕和爱戴,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得到无上的自尊和信心,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记得去年的初三55班,学生基础差,纪律又不好,老师们不愿教。学校领导让我接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下定决心带好这个班。因为学生差直接影响到素质,所以必须把学习搞好。为此,我不但努力教好语文课,还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抓思想、抓学习、抓道德、抓行为。学生上自习我亲自辅导,学生上操我也跟操,劳动、活动我都亲自参加,以身作则。我既不偏爱一个好学生,也不舍弃一个“差”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中考,达重点高中分数线有四人,普通高中分数线有28人,全区排队第六名。这充分说明了师生情感的双向性。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更加热爱教师,教师感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爱戴后,加深了对学生的爱的倾注,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成为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力量。2.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无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当教师对学生怀有深情的爱时,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教师对自己的真诚的爱护,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从而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我班学生孟闫临,父母经商,没时间照顾他,结果在私立学校染上了吸烟、骂人、上网的坏习惯,上课不听讲,下课追逐打闹。我不厌恶他,而是和他交朋友。帮他补习功课。让他到我家和我一起上网,聊天、谈心,渐渐他被我感化,改了一切坏习惯,如今,学习大有进步。正如一句格言说得那样:“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的工作开始时旧已经结束了。”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热爱学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教师的神圣职责。1.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