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的公转1.方向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转360°,所需时间365天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3、运动轨迹、速度(运动轨道/速度):近圆的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速度快七月初:远日点,速度慢(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4.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目前的黄赤交角23°26′黄道和地轴、赤道的关系南北回归线、极圈的关系αβ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二分二至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5、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自转赤道平面公转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二分二至点标上:二分二至及日期近日点、远日点练习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近日点远日点西双版纳漠河之冬南极考察应该什么季节去?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阅读P22图1-16至图1-17回答:1、春分---秋分(北半球的半年)(1)太阳直射半球;北半球昼夜;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夜越。(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各纬度昼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北长短长短6月22日北回归线最长最短极昼夏(一)昼夜长短的变化2、秋分---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半年)冬(1)太阳直射半球;北半球昼夜;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南短长短长长(2)冬至日()太阳直射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12月22日南最短最长极昼(一)昼夜长短的变化3、春秋分()太阳直射;全球昼夜。3月21日,9月23日赤道等长(一)昼夜长短的变化3、昼夜长短变化的一般规律(动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差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3)直射点向移,北半球白昼就越,南半球白昼越。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ABCDEF的昼长ABCDEF4小时8小时12小时16小时0小时12月22日南回归线24小时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纬度的高低12月22日ABCD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观察动画,研究一下:1、请画出二分、二至日时的光照侧视图和俯视图(用阴影表示晚上)2、太阳直射某地,某地的白昼就是最长的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研究一下:1、设计一种测量一天中影长变化的简易方案。并在图上标出太阳高度角。2、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影长的关系是什么?4、是否所有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90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什么是太阳高度角2、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3、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晚上——日出——清晨——中午——傍晚——日落——晚上(晨线)(昏线)<0°—=0°——小——大——小——=0°—<0°(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1)、随纬度变化(2)、随季节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夏至日:由向递减冬至日:由向递减春、秋分日:由向递减同一时刻:由向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直射点南北北回归线南北南回归线南北(1)、随纬度变化(动画)大赤道两极(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冬至日(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夏至日(3)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直射最大最小最大最小两次(2)、随季节变化(动画)节气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H为当地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δ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直射点与所求地区不在同一个半球时,δ取负值H=90°-Φ-δ当二分二至日时,北京的太阳高度分别时多少?北京的太阳高度一年中的大小?(从与直射点的距离考虑)二分二至时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在杭州(30°N),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如何调整,其效率最高?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冬至日а夏至日а:а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