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又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增强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课文大量内容借助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而展开、呈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个性化特点比较鲜明,辅之以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很适宜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对保护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本课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森林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渗透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蓄水作用和空调作用。2、森林蓄水保土的作用及破坏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要求】:1.练习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搜集有关森林作用的资料。(意图:培养学生的预习及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好基础。)【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板书:心愿同学们,“心愿”是什么意思?心愿就是愿望。那能说说你有什么心愿吗?2.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心愿。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心愿有关,是谁的心愿呢?板书:云雀的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呀?(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二、成果初探,交流展示(一)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厌、滥、贫、垮、冠、刷、壤、擦、邀、冠(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指生朗读。2、评析学生朗读情况: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看看词语读得怎样!3、出示生词:讨厌、埋怨、冲垮、冲刷、树冠、树干、乱砍滥伐、泛滥成灾,指生朗读。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他读正确了吗,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5、了解云雀的心愿。(生自读课文,找出云雀的心愿)6、课件出示: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1.说一说,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过哪些地方?交流并板书:沙漠、大河、森林2.找一找,其相对应的自然段是什么?(2—4、5—10、11—13)3.最后两小节写了什么?(云雀的心愿)齐读小云雀的话四、学习生字1、看看课后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不太好记?(学生交流)2、师提醒:贫:一“分”钱也是宝“贝”,说明贫穷呀。壤——嚷“擦”右边中间部分,“夕”阳多一点,“又”字折断撇。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板书:让沙漠变成绿洲)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2、小云雀跟随着妈妈飞过哪些地方?(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沙漠、大河、森林)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1、课件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生齐读这段话。(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2、读着小云雀的心愿,你有怎样的疑问呢?[设计意图:“心愿”一词既是“文眼”,又是“题眼”,引导学生围绕“心愿”一词质疑,是在关注学生的已知中引起学生阅读的冲动,形成阅读期待,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抓住该词,以此作为领会全文的切入点。]3、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随着云雀妈妈一起去旅行。只要我们一路看,一路想,一定会找到其中的答案。4、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疑问。可以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5、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三、成果初探,交流展示1、说说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2、通过这一遍的朗读,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四、精讲点拨,凸显重点(一)飞过沙漠1、小云雀跟随它妈妈首先来到了沙漠,它们看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它们看到的景象的语句。(自由读)2、它们飞呀飞,来到了沙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