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阳光”工作室美术兴趣课《花鸟画》教案一.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属于国画中彩色水墨画部分。教材共分两页,30页的欣赏作品是文人画名家吴昌硕的《菊花》,31页欣赏作品是现代革新派画家林风眠的《小鸟》。教材中学生作品《硕果图》《牵牛葫芦》《卫士》等都是临摹的齐白石、林风眠的作品,教材中还出示了寿桃和麻雀的步骤图。本科内容预计两个课时进行,我今天给大家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方法及想达到的目标。2、教学目标:(1)美育目标:学习和研究、欣赏画家的花鸟画作品,提高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2)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和分析中锋勾、点,侧锋染、擦的用笔技法和干、湿两种用墨技法,研究在名画中的运用,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幅花鸟画。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3、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1)重点是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创新。(2)难点是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4、学习准备:宣纸、颜料、毛笔、调色盘、画毡,名家花鸟画印刷品等。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独特、个性鲜明,但是普遍擅长于美术课上剪裁、折叠等美工课以及很随意、用笔方法简单的铅笔画和水彩画。中国水墨画用笔用墨专业性强,又需要耐心和技巧,他们普遍没有绘画基础,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花鸟的佳句,表达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谁能展示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积累呢?(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等)过渡:大自然因为有了花鸟的存在而更有生机,古往今来,人们不但用妙词佳句吟咏花鸟,而且还善于用画笔把他们画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并学习创作花鸟画,好不好?板书:花鸟画(二)赏析图片,讨论交流。我会利用课件或者名画印刷品向学生展示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的花鸟画作品。由于欣赏能力有限,我准备以几个提示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观察鉴赏:1这些画家的作品里,哪些花比较多呢?2你知道为什么古今画家都喜欢画梅兰竹菊吗?3你知道梅兰竹菊代表什么高尚的品质吗?(老师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进行创作时,中国的画家在表现物象的同时也借这种花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寄托了某种寓意在里面,这就是中国画中习惯的缘物寄情。比如:1、梅花既有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刚强品格,梅花的五个花瓣也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的五福象征,为梅花增添了吉祥的寓意。2、梅兰竹菊被认为是代表高洁品质的“四君子”,松竹梅都因不具严寒无所畏惧的顽强品格被称为“岁寒三友”。)(三)教师示范,了解技法由于学生对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了解太少,不要说临摹范本学生无从下笔,就是观察范本也看不出所以然来,所以我在学生观察和临摹之前先安排了教师示范,让学生在观察老师绘画的过程中了解花鸟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我示范的是一个构图最简单的《寿桃图》。1、观察毛笔,了解中锋和侧锋位置。2、中锋、干墨勾出寿桃造型。给学生示范用毛笔中锋勾画的技法。3、侧锋、湿墨染色。给学生示范侧锋染色的用笔方法,以及颜色浓淡的调配技巧。4、侧锋蘸上绿色湿墨在寿桃下方点出叶子,稍干后用黑色浓墨勾出叶脉在老师简单示范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侧锋染点中锋勾画的简单用笔方法,以及色彩浓淡的调配技巧,为学生下一步观察范本的绘画技法做了很好铺垫。(四)观察范本,讨论画法我给每组准备了一份名家花鸟画印刷品,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学习画家的各种用笔用墨技巧,老师巡回指导。1、整体观察: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什么画?它和生活中看见的一样吗?(引导学生发现写意画“似象非像”的特点。)2、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