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自编教案主题活动三《Scratch画图》第7课画基本图形[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提笔,落笔,旋转,重复命令。2.理解公式并画出正多边形。3.理解公式画出多角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重复命令。难点:理解画正多边形的公式。[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画线,第二部分画正多边形,第三部分画多角星。第一部分尝试“落笔”命令,画出线段。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教学中安排的时间可以少一些,可以让学生直接上机时间,也可以拓展“提笔”命令。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都是绘制图形。通过绘制正多边形形,多角星,深刻理解并掌握旋转命令的使用,并且复习之前多次运用的重复命令。教师必须结合数学课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小猫转一圈是360度,半圈是180度等等,否则接下来的内容学生会很难理解。如果所教授的学生很难理解,就直接利用提供的公式,画出相应图形。[参考资料][参考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利用Scratch画图。新授1自学并绘制正方形。请同学自学书上的例子,画出一个正方形。2.同学们画得真不错,3谁可以画得比别人更漂亮呢?试试看用“画笔颜色”命令。4.展示学生练习。5.请同学们利用简化命令,简化刚才的指令。6.观察小锚画正多边形时,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自身转了多少角度?每画完一个正多边形,自学练习自身正好转动了一周。也就是说小猫转了360度。请大家按照公式重复边数[移动边长旋转360/边数]绘制正多边形。7.发现,如果变数足够多,画出的正多边形就接近圆。9我们来奖励同学们五角星吧!按照书上的程序,自行绘制五角星。10.使用重复命令画角数为奇数的正多角星展示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绘制的图形,互相评一评,怎么绘制更漂亮!自评,互相评价。改进。总结交流今天我们学习了绘制几种图形~下课以后请同学们比一比,谁能够画出更每的组合图形。第8课图形的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并掌握变量的使用。2.理解并掌握重复命令的嵌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变量的理解和使用难点:重复嵌套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本课可以安排两课时,一课学习变量的使用,一课学习重复命令的嵌套。变量概念的理解可以与数学课中的《用字母表示数》联系起来。在复习上节课绘制正多边形的基础上,引入变量,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在学习重复命令的嵌套时,可以用“从繁到简”的方法,先让学生分析图形的组成,学生肯定都会用单个的重复命令来画,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便的方法来画,从而引导学生找出新的“重复执行的内容”。[参考资料][参考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画正多形,正多角星。这些图形的程序除了边数、角数及边长方面有变化之外,整个程序体都差不多。那我们就可以为这些不断变化的内容,设定一些变量,让变量把我们的程序变得使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一些。新授1.教师示范变量的使用2.变量和我们数学课上学的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相同点?3.教师总结4.教师示范,通过滑杆改变变量的值,让角色画出不同的图形。5.观察图形,想一想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6.引入嵌套的概念。7.绘制书上的例题。8.看一看,想一想,书上的例子,还增加了什么变量,应该怎样使用。1练习2指名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作品展示学生展示作品。总结交流第9课鼠标控制画图[教学目的与要求:]1.条件语句的理解与使用。2.绘图编辑器的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绘图编辑器的使用。难点:条件语句的理解与使用。[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虽然这课放在画图单元,知识点却和前两课很不一样。重点一是绘图编辑器的使用。绘图编辑器可以绘制,修改角色。教授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多花一点时间讲解各个工具,特别是与画图程序不一致的地方。重点介绍工具的使用和“设定旋转范围”,翻转,旋转等功能建议在以后的课程中讲解。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学习实现本课功能的代码。其中,条件语句“如果……否则……”是第一次使用,可以先请同学们用这个关联词造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