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南苑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备课专用纸第一单元课题2郑成功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教学难点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一)教具学具:PPT(二)先学提纲:(见《当堂反馈》)学情分析高年级同学情感更加丰富,阅读面也较广,但对历史了解不甚丰富。因此,学习本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中的几篇课文,应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懂得要拥有一颗爱国之心,从而从内心呼唤祖国统一。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郑成功的凌云壮志——出示并齐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三、品读感悟(一)品读第四自然段1.提示任务。听老师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听读,边体会。2.自主阅读。3.展示交流。你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抓住“庞大、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体会郑成功部队具有必胜的信心。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理解词义,并指导读好“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3.看到这样的一支部队,你不由得想到了哪些成语?4.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原因是什么?(启发——联系第一句:加紧操练,修造船只,聚集粮草。联系第一段:满腔爱国热情,志在必得。)5.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气势。6.过渡:拥有必胜信念的队伍一定是势不可挡的,自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老师说的是否正确。(二)品读第五自然段。1.提示任务。①默默地读,边读边画出描写郑军官兵的句子。②静静地想,画出的句子中哪些字词最能表现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圈出这些字词。③热烈地说,跟同桌或前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④认真地练,练习有感情地读好这些句子。2.自主阅读。3.展示交流。4.刚才我们交流了描写郑军官兵的句子,这段课文还剩下几句话?(4句话)一起读剩下的句子,这些都是写谁的?(敌人)既然是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干嘛要写敌人?是多余的吗?启发思考,得出:写敌人武器和设备的先进更能突出攻打的困难,写敌人的“惊恐万状”和“乱作一团”也更能突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这叫“反衬”。小结:这就是描写战争场面的一个要点,要把敌我双方的情况和表现交替着写。5.分工朗读第5自然段,女生读描写敌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郑军官兵的句子。6.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郑军官兵在海上同敌人交战的场面,同学们还想知道郑军官兵是怎样登陆怎样攻城的吗?请看录像。①播放郑军官兵登陆攻城的场面。提示:注意敌我双方的情况和表现。(可反复播放)②自己练习说印象最深的一幕,敌我不限。③指名分别说,合起来试说。(三)以读代讲,学习第6自然段。师引读:看,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他们——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街头巷尾——(四)设置场景,积累内化。1.郑成功的军队勇猛善战,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胜利地收复了台湾,将士们决定举行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课件出示:新闻发布会场景,并伴奏喜庆音乐。)2.主持人讲话: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郑军官兵的部分将士介绍一下当时收复台湾的激烈场面;②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3.各小组推荐一名将士上台参加新闻发布会。(戴上军帽)看谁表演好,老师就把这顶具有重大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帽子送给你。4.主持人小结:今天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