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恐龙》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割绳子,理解新词。(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3)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特点。(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复述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书写、互读,掌握本课生字。(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恐龙的种类及其特点,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教育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恐龙的种类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3、初步感知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具准备:课件、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主宰了这一切,它们就是——(师指黑板课题,生齐读)。2.你们喜欢恐龙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两亿年前的恐龙世界,和那时的地球主人来一次亲密接触。二、引导探究,认识恐龙。2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用笔圈出来。并将它们的名字写在课文插图相应的位置。2.你对哪种恐龙最感兴趣,他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并负责记录,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恐龙的句子,用最简洁的词概括特点。3.师生交流。指小组汇报,采用“我对——龙最感兴趣,他的特点是——,从——句话看出来的,文中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式汇报。▲“雷龙”。(1)大:庞然大物(指导读出大的味道,出示投影)重:六头大象:6000千克×6=36000千克=恐龙一个小朋友:30千克36000/30=12000个(列数字、作比较)声音:似雷鸣一般,学生表演读(打比方)(2)小结:作者为了说明雷龙的又重又大,它用上了什么方法?(3)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再来感受一下这个庞然大物――雷龙。▲“梁龙”。3⑴长:二十多米(出示毛线感受长.)似吊桥(打比方)⑵再读感悟梁龙的长。▲“剑龙”。三角形的剑板,利剑样的尾刺。▲“三角龙”。(1)样子可怕:脸上长着三只角都有1米长(拿出米尺演示,感悟他的恐怖)(2)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望而生畏。(3)指导学生理解重点成语。▲“鱼龙”和“翼龙”。(1)用句式交流(点明这两种龙是恐龙的亲戚)(2)指导朗读。▲教学“霸王龙”。(1)汇报霸王龙的特点。(2)指导学生读出它的凶猛。三、游戏拓展,练习说话。猜猜我是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恐龙以及它们的亲戚?你们真的认识他们了吗?好,那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考考你们,好吗?游戏的题目是“猜猜看”。要求是:请你来描述这种恐龙的形态4特点,也可以说说它吃的食物、生育后代等,如果同学们听了你的介绍能猜出这种恐龙的名字,说明你的介绍成功了,你真的认识它了。能猜出的同学也真的认识它了。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1.这么多的恐龙靠吃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把这句话中的“大多”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你知道恐龙是如何出生的吗?3.理解“卵生”、“破壳而出”。请看图片。(出示恐龙蛋的化石及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图片)。五、猜解灭绝之谜,激发探索热情。1.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你能大胆猜想一下吗?2、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要想解开谜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六、总结深化课文,抒发真情感受。七、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其中的作业。1、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52、设计一份关于恐龙的手抄报或板报;3、为自己喜欢的恐龙制作名片;4、向亲人或朋友介绍你知道的恐龙;5、网上阅读学习:关于恐龙的专题网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