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武牧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3.体会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教学关键:文从字顺地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准备:幻灯片,文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二、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相机指导:相机引导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四、1、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2、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八、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