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步骤助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应该是目标动力的激发、方向方法的指导,不是当陪读、帮做作业或当监工。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感兴趣,引导孩子爱发问、爱思考、爱发表意见、爱和父母讨论探索,要观察发现孩子的智力类型,注意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信心。所谓方法和指导,就是重视培养孩子在阅读、书写、作业等过程中的良好习惯。比如读课文,在小学阶段,父母可听听孩子的朗读,读后让孩子讲讲书中的故事,讲讲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养成孩子边读边想的习惯。在书写作业时,要求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切戒潦草,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目前学校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检查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相当多的家长因把握不了分寸,不是陷在陪读之中,就是只唠叨督责不善指导,产生了不少苦恼。经长期研究,我们总结出指导孩子完成作业的八个步骤,认真实施,效果奇好。这八个步骤是:(1)问清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然后给孩子备好闹钟设定时间,让铃声去管理孩子。(2)督促孩子作业前做到“三先”。先大小便、先洗手、先喝水。(3)让孩子把书桌上所有无关的东西一扫而光,以免分心。(4)把窗户打开使室内空气新鲜,夜晚采用白炽台灯放在左侧。(5)把书、字典、作业本、笔、尺、橡皮等全部准备好,作业时不再寻找任何文具。(6)告诉孩子先做会做的,不会做的做好标记,最后攻克,真正不会做的最后再求助。如有多科作业,可先做数学、再做语文,最后做英语作业,这样效果较佳。(7)检查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告诉孩子在作业过程中不再起身,如超过两小时,中间可以休息十分钟,但要按时归位。在孩子作业期间,家中要保持相对安静。(8)让孩子闭目深呼吸一分钟,并作自我暗示:“我一定能按时完成!”睁开眼后立即作业,直到完成。做完作业后家长略作检查,做得认真又按时完成即给予表扬,并允许孩子做其它活动,未按时完成又不认真的,帮助孩子找找原因,明天继续努力。坚持十天,孩子按八步要求去作业的好习惯便能逐渐形成。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决不是只限于学习学校课程这点内容,在家庭中,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办他这个年龄应当会办的种种社会事务。这种社会化的学习,主要依靠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及有意识的专门安排,其中建立良好的家规以形成文明上进的家风是值得效仿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