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内容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教学方法1,联系背景资料以及诗歌内容体会情感,创设情景,多种方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香港,璀璨的明珠》,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二,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师生互动;“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资料,加深对香港的了解。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学。2,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2)理解词语。叩问:真诚,热切的询问。脊梁:脊背,脊柱,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诗歌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是说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四,品读课文1,读通全诗,全诗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引导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师点拨。3,联系所搜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师采用多媒体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迎来“使大海沸腾”的那种场面。引导学生理解“使大海沸腾”的意思。五,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词句间的停顿。六,课堂小结。1,读了这首诗歌,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2,你读了《最后一分钟》,有什么样的收获?板书设计24最后一分钟倾听呼喊奔跑拥抱迎接课时作业辨字组词稍()妨()奏()悄()仿()凑()遣()核()眺()遗()刻()逃()教学反思《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初读反馈中,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我改变课前部分预案,以“读”为中心,做了尝试。首先初读降低要求,字音正确,句子读顺,轻声细读,再是精读感悟,最后联系实际,深化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充分的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将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湖南省醴陵李畋镇中心校石溪完小龙丹2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