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VIP免费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_第1页
1/12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_第2页
2/12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_第3页
3/12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活动一、找一找:•1、苏格拉底先生教学生怎样坚持真理•2、课堂记忆力大挑战•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从众心理,限时两分钟记忆,看谁识记最快•3、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从众现象•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留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才,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语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的精心设计的“圈套”!活动二、想一想:知识链接思考:1、看了小泽征尔的故事,你有何感想?2、为什么前两者被淘汰?•小组讨论•导致从众的原因可能是:1、众人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2、不愿触犯众怒、不愿和大家作对3、地位低、权威小的追随地位高权威大的4、自信心低、自尊心不太强5、缺乏主见,易受暗示6、情绪状态不好,忧愁焦虑等等一个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举着一副望远镜“看”天空。公园里的游客看到小孩的样子,以为天空出现了什么稀罕事物,于是纷纷买来望远镜对着天空眺望。公园外面的人看到公园里的人都在看天空,觉得天空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也争先恐后地买来望远镜对着天空眺望。直到小男孩从长椅上站起来,摸索着向前走去,人们才知道,原来天空什么稀罕物也没有。实际上,欺骗人们的不是那个小男孩,而是人们的从众心理。三、辩一辩阅读教材p3--5页,准备时间3分钟,分成两大组正方:从众利大于弊反方:从众弊大于利生活再现对待从众心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看待。(1)积极的一面,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2)消极的一面是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活动四、测一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看看你是否是一个具有从众性人格的人。1、做事比较刻板()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2、考虑问题比较流畅()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3、解决问题不会举一反三()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4、干什么事情想法总是单一()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5、算综合性数学应用题不会集中多种公式定理()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6、对困难采取回避态度()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7、总是询问别人的法()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8、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9、害怕产生矛盾()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0、特别守规矩()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1、模仿追随别人()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2、不喜欢标新立异()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3、从未有出格的举动()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4、从不表明自己的喜好()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5、对别人的见解深信不疑()A完全符合B、有些符合C、不符合(1)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2)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计分标准:A为3分B为2分C为1分提示:总分在15分以下,不具有从众性人格;总分在16--29分之间,略有从众性人格倾向;总分30--45分之间,可以断定是从众性人格。总结新课从众心理从众的含义从众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从众的原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