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____梁启超《少年中国说》LOGOLOGO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LOGO他在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共计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LOGO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LOGOgěngzhuànwǔduóchéngqídǎowǎnchàxuāngēbozhòusùàoyàoshihǎosǒu5.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LOGO小说小说以塑造以塑造人物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事情节情节和典型和典型环境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种文学体裁。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LOGO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LOGO1、这篇小说从情节上来看,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行文线索又是?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1—6)最后一堂法语课(7—23)下课之前(24—29)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安排情节以“我”的以“我”的所见所闻所见所闻为行文线为行文线索索LOGO小说主要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请请圈划出文中对小弗郎士描写的语句。并分析,概括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怕老师、幼稚、不爱学习、贪玩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较强的意志力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开始有些担心、对敌人的恨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玩笑有自尊心上学路上LOGO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珍视珍视祖国祖国语言语言热爱热爱祖国祖国LOGO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对侵对侵略者略者极度极度仇恨仇恨几次感到老师是“可怜的人”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深受老师深受老师感染有了感染有了爱国热情爱国热情LOGO无忧无虑不想上课感觉出事心里难过细心听讲痛恨敌人忘不了祖忘不了祖国语言、国语言、热爱祖国热爱祖国LOGO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LOGO仿照前面对小弗朗士的分析,在文中找出和韩麦尔相关的动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