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一中2018届第二次月考(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谭慧慧)(提示: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由C、H、O、N、P元素组成B.AT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C.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3.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核糖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细胞器D.淀粉、糖原、纤维素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的生物大分子4.某30肽中有3个甘氨酸(R基为-H),相应位置如下图。现脱掉其中的甘氨酸得到3条多肽链和4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了6个B.水解得到的所有产物比原30肽增加了3个氧原子C.将得到的4个氨基酸缩合成一个四肽,会有4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D.将得到的3条多肽链连接起来形成环肽要脱去3个水5.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B.渗透平衡吋,溶液S1的浓度大于溶液S2的浓度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D.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同原S2浓度相等的蔗糖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双缩脲试剂不能与变性的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②健那绿可将人的活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③在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实验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其含量最多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和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1S1溶液S2溶液半透膜⑤配置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龙胆紫染色剂、醋酸洋红染色剂都要使用乙酸,染液呈酸性,所以这些染料都为酸性染料⑥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有丝分裂时,需对根尖水解,其目的是使细胞分离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7.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休内膜形成基粒B.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故其蛋白质合成可以不受核基因控制C.叶绿体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D.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8.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损伤后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这是由于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线粒体均遭“损伤”酵母菌将无法产生ATPB.内容物降解后形成的产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C.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是一种糖蛋白D.“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9.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镜下可以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B.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C.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D.结构③参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10.下列一定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换的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B.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C.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D.甲状腺细胞与肌细胞之间11.下列有关ATP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会使胞内ADP的含量相对增加C.细胞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AT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