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维护正义教学设计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2、能力目标⑴理解正义要求处于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⑵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教学时数:2课时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三、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二)能力目标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在本课教学中,我事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了调查: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正义的言论、行为,但却很少了解正义还体现在制度上,社会发展需要正义;道德学习更应重践行。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脚点。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愿意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二)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正义的课程资源。九、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活动一:经验激发兴趣投影:撒贝宁与《今日说法》用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引入课题。讨论、思考:你喜欢这个节目吗?为什么?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影:任长霞与李真的对比照片,简要介绍案例。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你的理由。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讲授新课活动二:游戏了解需要1.设计联想竞猜征集题目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说出与正义相关的词语。2.设问:提到“正义”,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词语?3.板书经典词语。讨论、发言:与正义相关的词语有哪些?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词语?以游戏开始新课,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活动反馈学生对正义的认识,,可为后面的教与学作准备,及时引导突破重难点。活动三:情景拓展思维1.投影蒋庆及其事迹。设问:蒋庆的哪些做法表现了正义?2.提到“正义”,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和事?为什么?1.阅读蒋庆事迹材料。2.讨论、思考:蒋庆正义的表现是什么?3.讨论其他正义的人和事。通过设置情景,拓展对正义的认识。归纳总结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正义”的?思考、总结:什么是正义?你如何理解“正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活动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有同学想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公安局长,我可以为正义做些什么呢?放影:我校校运会裁判员和运动员宣誓录像。讨论:1.校运会上裁判员和运动员是如何体现正义的?2.身边可以做的正义的事还有哪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体验正义就在身边,能自觉践行。归纳总结正义可体现在思想、行为和制度等方面。讨论、发言:正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活动五:畅所欲言反馈效果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设问:1.你能列举出一些体现正义的制度吗?2.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制度?分组讨论、总结:我国的制度怎样体现正义?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与知识拓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活动六:澄清错误科学理解1.设问:多劳多得与交纳个人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