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1105003/1101106003课程名称:会计学英文名称:Accounting学分:3总学时:54学时适用专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关联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编制《会计学》大纲的依据贵州大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二、《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的主修专业课,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业务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对象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统计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四、教学要求1.注意与各关联课程内容的联系,系统掌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各类会计事项的处理熟悉理解其理论依据、业务流程;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五、教学环节1.课堂讲授、课下辅导、案例讨论《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同时熟练掌握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会计核算。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讲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讲授、辅导、答疑、布置作业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布置、讲评作业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作业成绩一般应占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讲教师要认真批改讲评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3.考试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范围覆盖要全面。六、学时分配《会计学》课程学时分配表篇章序号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篇会计基本理论第一章会计基础理论4第二章会计要素理论2第三章资产计价和减值理论4第四章收入确认和计量理论2小计12第二篇会计核算基本原理第五章会计科目与账户3第六章复式记账原理3第七章会计核算形式6小计12第三篇财务会计第八章资金筹集业务核算4第九章生产准备业务核算8第十章生产业务核算(成本会计)2第十一章销售业务核算4第十二章利润实现及分配业务核算6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及其分析6小计30合计54七、考核要求闭卷考试第二部分《会计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会计基础理论一、目的和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后续各章的学习奠定扎实的概念结构,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本质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职能理论和会计准则理论。二、内容及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掌握是会计本质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以及会计准则理论等,难点是理解会计的本质、会计目标,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会计准则及其应用。三、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本质理论一、会计溯源二、会计的本质1.现代会计的基本特征2.会计的本质认识3.会计的定义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1.财务会计2.管理会计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4.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第二节会计目标理论一、会计目标的含义二、会计目标体系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会计信息的内容四、我国的会计目标第三节会计准则理论一、会计职能的含义二、会计职能体系三、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辨析第四节会计准则理论一、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相关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7.权责发生制原则8.配比原则9.历史成本原则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1谨慎性原则12.重要性原则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四、思考题1.如何认识会计的本质。2.试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3.试述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异同。4.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