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历史《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素质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素质提升】一、单选题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2.(2007上海)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3.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关税自主权C.领土主权D.内河航运权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5.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剧变不包括A.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B.经济结构朝着半封建化和近代化方向发展C.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闭关锁国转变为被迫开放D.资产阶级新思潮开始冲破封建愚昧的陈腐观念6.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7.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8.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9.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江苏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A.南通B.无锡C.常州D.苏州10.有人曾戏称“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A.鸦片战争爆发B.火烧圆明园C.签订《辛丑条约》D.马克思主义11.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圆明园的“两度劫”分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期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1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内容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1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D、②14.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A.使中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B.使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二、材料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1898年12月美国麦金莱国会咨文材料二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英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第二,不论何国的货物,进入上述“利益范围”的口岸内,一律适用目前的中国协定关税。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大使绰特的信件材料三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