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D.德意志帝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2.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邦联体制的松散性B.政治家对古代雅典民主的反思C.多数政治领袖出身于贵族D.政治家反对主权在民思想3.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理应含有某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新内容。然而,《权利法案》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议会所获得的立法、财政、监督行政权14世纪时已获得了,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自由、不受迫害等权利在15世纪后也已经逐渐得到公认。该内容反映了17世纪英国革命的政治目的是()A.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C.为确立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D.为确定和维护传统之权利与自由4.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政府决策水平显著提高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6.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A.内阁地位提高会削弱总统权力B.美国内阁的政治地位比较低C.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遭到破坏D.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7.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政府既然取代了上帝,每个人出于个人需要,自然就要祈求政府,一旦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政府与人民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说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B.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度C.法国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较低D.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8.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指出,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以下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苏俄《土地法令》的颁布9.“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C.德意志帝国D.美国10.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而且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A.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B.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完全平等地位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D.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11.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