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2排列同步测控北师大版选修2-3我夯基,我达标1.已知A,则logn25的值为()A.1B.2C.4D.不确定解析:由A=2A得.求得n=5,∴logn25=log525=2.答案:B2.6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A.720种B.360种C.240种D.120种解析:先把甲、乙两人“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人,因而有A种不同排法,再把两人“松绑”,两人之间有A种排法,因此所求不同排法总数为A·A=240种.答案:C3.3位老师和5位同学照相,老师不能坐在最左端,任何2位老师不能相邻,则不同坐法种数是()A.AB.AAC.AAD.AA38解析:插空法.先将5位同学全排列,再将5人排好后除去最左端的5个空当(包括最右面的)选3个排进3位老师.故选C.答案:C4.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选派方案共有()A.280种B.240种C.180种D.96种解析:因为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因此,翻译工作从余下的四名志愿者选一人有A种,再从余下的5人中选3人从事导游、导购、保洁,有A种.因此共有AA=240种选派方案.答案:B5.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A.24个B.30个C.40个D.60个解析:个位只能从2、4中选一个,有2种选法,剩余的四个数字任选2个填十位、百位,有A个,故共有2A=24个偶数.答案:A6.(2007高考北京卷,理5)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A.1440种B.960种C.720种D.480种1解析:因为老人不能排在两端,所以在5名志愿者中任取2名排在两端,有A种方法;将两位老人“捆绑”看作一个整体与其余3名志愿者全排列,有A种方法;再将两位老人全排列,有A种方法.故共有AAA=960种方法.答案:B7.(2007高考四川卷,理10)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A.288个B.240个C.144个D.126个解析:分四类.第一类:万位数字为2,个位数字为4或0,中间三位从其余4个数字中选3个排列,共有AA个;第二类:万位数字为3,个位数字为0或2或4,中间三位从其余4个数字中选3个,共有AA个;第三类:万位数字为4,个位数字为0或2,中间三位从其余4个数字中选3个,共有AA个;第四类:万位数字为5,个位数字为0或2或4,中间三位从其余4个数字中选3个,共有AA个.所以,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AA+AA+AA+AA=240个.答案:B8.某人练习打靶,一共打了8发,中了3枪,其中恰有两发连中,则中靶的方式共有_____种.解析:插入法,在未中的5发之间及两端排列,共A种.答案:309.解不等式:(1)A+n>2;(2)A<6A.解:(1)由排列数公式,原不等式可化为(n-2)(n-3)+n>2,化简得n2-4n+4>0,即(n-2)2>0. n≠2,又n-2≥2,∴n≥4.∴原不等式的解为n≥4(n∈N+).(2)原不等式可化为,化简得x2-19x+84<0,∴7<x<12①.≤x≤8②.由①②及x∈N得x=8.10.用0,1,2,3,4,5,6这七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解:分两类:第一类:个位为0时,剩余的三位可从1,2,3,4,5,6中任取三个填入,有A种.第二类:个位为2,4,6时,最高位从剩余的5个数字(0不能在最高位)中任取一个有5种取法;中间两位可从剩余5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排进去,有A种,故第二类共有3AA种.2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能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A+3AA=420个.我综合,我发展11.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共有()A.56个B.57个C.58个D.60个解析: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可分为如下几类:2…计C·A个;3…计A个;4…计C·A个;431…计A个;432…计A个;43512…计1个.总计58个.答案:C12.有5列火车停在某车站并行的5条轨道上,若快车A不能停在第3道上,货车B不能停在第1道上,则5列火车的停车方法种数共有()A.60种B.78种C.80种D.92种解析:若不考虑不能停靠的车道,5辆车共有A种停法,A停在第3道上的方法有A种,B停在第1道上的方法有A种,A、B分别停在第3道、第1道上的方法有A种.故符合题意的停法共有A-A-A+A=78种.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