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323课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哥白尼(1473—1543),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者。.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数学计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太阳运转。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1912年哥白尼迁到波兰的一个古代城堡——弗隆堡。在城堡的西北角,有一座箭楼。这座箭楼,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观察天文的天文台、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塔”。无论盛夏或严冬,他用自制的、粗劣的仪器,不分昼夜地观察天文,完成了对天体的观测,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塔1948年,波兰在哥白尼曾多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弗罗姆波克城建立哥白尼纪念博物馆。这是该博物馆的“哥白尼的生活室”和波兰著名画家伊安·马蒂科创作的《哥白尼》。哥白尼的生活室哥白尼青春应该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而燃。——哥白尼各国为纪念哥白尼而发行的邮票各国为纪念哥白尼而发行的邮票伽利略(1564—1642),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第一个把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出版了《星空使者》一书。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把哥白尼的学说推到了最终胜利的阶段。伽利略伽利略的手稿伽利略的折射式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他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落地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伽利略所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伽利略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接受教廷审讯1633年,罗马召令伽里略到罗马受审,强迫他签字“悔过”并放弃哥白尼学说。伽利略受审近300年后,即1928年,罗马教皇才在公开集会上承认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人的思维创造出一直在改变的一个宇宙图景。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返回返回牛顿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665年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牛顿的三大发现,即光的光谱分解,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及某些学科的理论基础,导致了世界史上的一次科学革命。牛顿还在代数和数论、计算方法、概率论等方面有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发明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公元1668年,牛顿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公元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的反射望远镜献给了皇家学会,从此名声大震,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剑桥大学牛顿数学桥数学桥又称牛顿桥,是位于剑桥大学内的一座木桥。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是个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下容易,恢复难!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牛顿故居位于英国伍尔索普领地,1642年的圣诞节,他就诞生在这座灰白色的石头建筑里。牛顿故居门前有那棵著名的苹果树,就在这棵树下,牛顿领悟到万有引力。树的下方立着一方绿色的铜质徽章,那是伊利莎白女王颁发的保护令。牛顿故居我的成就当归于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