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泥巴上的乐趣活动背景:泥巴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随手可得。见到它,就会想起儿时在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里打泥仗、摔泥碗、塑泥娃、造泥屋……现在的家长出于种种原因,为孩子提供玩泥巴的机会可以说极少,替代它们的是价格不菲、色彩鲜艳、干净卫生的橡皮泥和陶泥等。虽然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玩泥条件,但却也隔绝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使孩子的成长接不上地气……因此希望籍本次主题活动,“跌覆”泥巴在孩子心中“不待见”的观念,让孩子了解泥土的另一面,从而突破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勇于探索自然……活动准备:泥、牙签、小模具、水、一次性桌布、小围兜、洗手液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角色导入我们刻意打扮了一下,成为了一名小泥匠,因为今天要迎接一个小客人——泥巴小酷。它离开了大地妈妈来和我们交朋友,小朋友们可要好好招待哦!那么,为了招待好这个泥巴小酷,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它。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泥巴小酷吗?有没有谁和它玩过?看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硬的”、“臭味”“很黑”,“除了这些有谁还能不能泥巴小酷有什么作用”……“哦,可以种菜,可以制砖,可以筑塘挡洪水……原来不知不觉中泥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好处啊!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泥巴一个好的形象呢?所以今天小朋友一定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塑造你心目中的泥巴小酷新形象”二、体验之——我的泥巴我做主1、和泥神奇吗?泥巴小酷可以捏、可以砸、可以揉……原来它越捏越有形,越砸越预柔软,越揉越粘韧。如果加水它可以变的更软,但加多了它又成了泥浆了,“小酷”就变成“水酷”了……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方法让泥变软;懂得可以加水但又不能加大多;通过简单的操作,让泥巴变成方块状、圆球状、条形……了解泥巴的可塑性。2、玩泥小泥匠们!你们的泥巴小酷现在有没有变化?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的呢?别告诉我它变成“水酷”了哦!现在,你知道泥巴小酷想变成什么吗?你的小酷你做主!你想它变成了什么?又能变成什么?就让它变成你所想的吧!把小酷变美了、变帅了,它一定会很高兴的!幼儿动手创作,提醒使用模具、辅助材料等。3、赛泥小泥匠们!我们和泥巴小酷一起耍耍酷吧!比比看谁的小酷更酷?!“好,想瞧瞧我的小酷变成了什么吗?”(展示教师范例作品——一只小泥碗)鼓励孩子亮出自己的作品,并做介绍。老师适当点评——“……和小朋友们比,老师这个小泥碗真是太土了。不过,它可不是一般的土哦!它是‘土豪’的土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想”。“那就让大家瞧瞧我这泥巴小酷有多酷”(故弄玄虚,或念个咒语,或让小朋友哈口气……)将小泥碗摔向地面,随即爆出一声清脆的“嘣”,泥碗底部爆飞了……三、斗泥——摔泥碗(延伸活动)“现在,有哪个小泥匠愿意和我比比,看谁的泥碗更大(当然在泥巴大小一样的前提下),摔的更响,炸的口子更大?”……“好。现在摔完了,可要互相补回去的哦!最后,比比谁的泥巴小酷更多,谁就是最厉害”。未参加斗泥的小朋友可以当评委、裁判。四、游戏结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让本次活动在欢乐的比赛中结束。作品收藏在区角展示。场地清理,未使用完的泥巴小酷应当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活动目标及效果:通过兴趣激发,角色的扮演,赋予泥巴以灵性,以拟人的形式激起孩子们对泥巴的新鲜感。原来泥巴除了黑、脏、嗅外还有那么多用处,使泥巴可以用来玩的观念更容易被接受,打消孩子对玩泥巴的某些顾虑,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再通过和泥——玩泥——赛泥——斗泥四个阶段,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溶入了与泥巴小酷交朋友的乐趣之中。促使孩子打破以往的认知,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勇气。当孩子们拿着泥块投入塑造时;当孩子们捧着作品得意介绍时;当孩子们享受小伙伴、家长、老师的称赞时;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自信心得以释放,在探索中体验成就感,并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案例讨论与分析:“玩泥巴”是一个乐趣无穷的游戏,是70后、80后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男孩子最喜欢找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玩摔泥碗、捏汽车、拼火车;而女孩子往往喜欢捏小人儿、做点心。但现在的孩子当老师欲引领孩子体验这种愉快时,有些孩子们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