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学工业——《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例湖北省夷陵中学陈金文一、背景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溶于一体,紧密贴近生活,而现实生活也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果教学中仅仅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而创设适当的情境,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和常识,则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课本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主旨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中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内容,从知识上看并不难,而且也不是学生很陌生的知识,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我们身边不乏工业企业,但对于学生而言,平时不可能对其来龙去脉进行深入思考。我们看到的,其实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如何让学生既愿意学、主动学,又能系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呢?可以采用三种主要教学方法:1、“模拟情境”法。让学生自己思考,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导。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亲近感。2、利弊辩论法。不同的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某些因素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可以组织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利弊辩论,教师起主持人的作用。无论辩论的结果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3、讨论分享法。对于工业区位因素的特点、涉及领域以及发展变化,学生根据情境模拟加以讨论分享,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相关知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死”的知识“生动”起来;同时,可以让学生形成思考生活,走进生活大课堂的好习惯。三、过程上课铃响,教师首先开场白:“今天,我们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次企业家。”学生们一下瞪大眼睛,教师抓住机会,继续说道:“假设有足够的条件,要让你在宜昌开办一家工业企业,你打算开办什么企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告诉学生,他们分别是甲乙丙丁四家公司的“董事会”,指定“董事长”、“秘书”、“董事会发言人”,其他均为“董事会”成员,“董事长”主持会议。1“请各‘公司董事会’现场召开‘董事会议’,回答我上面提出的问题,注意要详实。请‘秘书’做好记录。”于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奋开始按要求做。教师巡堂维持秩序并对学生加以指导。应尽量避免不同组选择类似的企业,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四种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以便于对比。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框图(上图)。学生“模拟董事会议”开完后,教师请各“发言人”发表各自的观点。“发言人”发言时应首先表明其开办的是什么企业或工厂,再论述开办的原因及依据。“董事长”及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说明。一组发言时,其他各组成员可以对其观点提出质疑或异议。对于双方大相径庭的观点,教师现场组织双方甚至多方进行利弊辩论,直到达成一致。此过程中,教师作适当点评和引导,避免错误和有失偏颇的观点,还应提醒各“秘书”做好详细记载。“下面再请各‘秘书’根据商讨的结果将各‘公司’最终确定开办的工业项目及其开办需要涉及到的区位因素列到黑板上对应的框格内。”四位同学上来,将不同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需考虑的具体条件一一列在黑板上。这些内容可能包括:土地、钱、机器、工人、电、原料、车辆、政府支持等。教师请全体学生注意看黑板上四家“公司”的内容,然后教师归纳提问:以上是四家不同工业企业的开办条件,请同学们根据所填内容归纳开办工业企业需要考虑的一般区位因素有哪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归纳并得出工业的一般区位因素有: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燃料)、水源、原料、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环境等。教师归纳后,紧接着提问:“请大家前后左右同学之间讨论,对以上四家‘公司’所开办企业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分别是什么?”学生根据黑板上所列内容,很容易找出各企业的主导因素。教师再结合宜昌市部分企业(如鲜橙多饮料厂、太平鸟服装厂、炼铝企业等)以及课本上鞍钢和宝...